2019-12-03 20:37:29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菱塘回族乡精准把握乡村发展的新变化,精准定位镇村群众的新需求,整合资源,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开好文明实践“火车头”。今年1月,菱塘回族乡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与党建阵地相结合,利用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开展政策宣传、理论宣讲、技能培训等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党建引领下,菱塘成立9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8个村(社区)成立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分队。
党员带头,“文明之花”处处绽放。菱塘回族乡把文明实践融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融入到日常生产生活中,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以及乡土人才、科技能人、先进人物、创业返乡人员等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壮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做到村村有志愿者队伍、文明实践站。各志愿服务队在党委领导下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实践什么,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切实为群众服务。
把握关键,让群众站在“C位”。为实现供需对接精准化,动态挖掘群众需求,推动文明实践的重心下移,菱塘回族乡志愿服务者定期不定期对住户开展“家访”,记录好“民情日志”。根据需求建立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库”,由群众“点单”、文明实践所(站)“派单”、志愿服务队伍“接单”。综合运用“学习强国”“志愿扬州”等网络平台,推动文明实践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强化服务和互动功能,既“讲”又“评”,既“贯彻”又“反馈”,既“面广”又“根深”,构建“被服务—了解详情—参与服务”的梯形上升通道。
创新实践,用“土教材”讲好“新道理”。菱塘回族乡注重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以“送文艺下村”为切入点,围绕党史、新中国史、党的十九大精神等,精心编排了《故乡的大运河》《迈进新时代》《夸夸菱塘形势好》等节目。组织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教育、科技科普和健康体育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在田间地头、居民家中,从身边人、身边事等“小角度”出发,操着“家乡话”,讲好各类“新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统筹结合,文明实践与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大力开展“两集中”“三控减”“三开放”“六禁止”,积极培育乡风文明,并用文明乡风助力社会治理、乡村振兴。菱塘回族乡清真村创新“圆桌法治”模式,设立村民议事厅,为群众摆设一张民主平等的议事“圆桌”,一起为“村强民富”共同出智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