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4 18:50:17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回眸之三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积极搭建履职平台,丰富代表活动内容,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履职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根据扬州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按照“继承创新、提档升级、规范建设、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思路,着力打造形象统一、功能齐全、管理到位的新型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全市13个乡镇(街道)人大改建“人大代表之家”13个、在村(社区)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115个、 “人大代表联络点”122个,在扬州市人大系统率先同步建成“人大代表之家”网上展示系统,实现“家、站、点”全覆盖。一年来,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依托“家、站、点”共接待选民46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200多条。419名市、乡两级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接受询问和满意度测评,密切了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代表活动组织彰显新活力。及时下发市人大代表组活动计划指导性意见,要求各代表小组,结合市委中心工作和政府重点工作,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吸引力。组建内务司法、财经、农业农村、教科文卫、环资城建5个专业代表小组,安排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发挥专业代表的特长。14个市人大代表小组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农业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整治及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等开展视察、调研活动86次。坚持和完善每两月一次的“主任接待代表日”制度,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围绕年度工作议题,广泛征求代表建议,全年接待代表80多人次。邀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度。围绕“助推高质量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开展代表与选民“统一见面周”活动,通过约请座谈、入企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510条,积极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组织在邮扬州市人大代表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宜居家园·人大代表环保行”等主题,开展视察调研活动8次,其中首次跨行政区域视察了扬州市城市建设。
建议办理成效得到新提升。以提高解决率为目标,切实强化代表建议全过程督办。对“建设文化高地、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化解村级债务、加强新民滩湿地保护、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5件重点代表建议实行重点督办,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分管市长领办,办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对承办10件以上代表建议的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城管等部门,由人大常委会各工委实行对口督办,提高了建议办理的针对性。对第一次评议“不满意”的建议,要求承办单位重新办理;对办理未达序时的建议,督促加快办理进度;对基本满意的建议,要求承办单位加强与代表沟通;对上年列入计划解决的建议,实行跟踪督办,全面开展“回头看”。首次组织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推进建议办理工作取得实效。经过多方努力,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235件建议均已办结,满意率达96%,解决率达70%以上。
代表履职服务有了新保障。代表履职培训进一步加强。举办5期“人大讲堂”,组织人大代表学习习总书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相关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首次委托省人大培训中心对50名基层人大代表进行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代表履职管理进一步加强。出台代表履职评价暂行办法,实行项目化、清单式管理,建立代表履职档案,促进代表主动履职。代表履职服务进一步加强。出台市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管理办法,继续开展优秀人大代表、优秀代表议案建议等评选活动,并在每年的人代会上表彰,激励更多代表勤勉履职。
邮人宣 孔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