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白色污染”控减招数多成效佳

2020-11-17 20:36:39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冯明 记者 文正)“现在,田间产生的废旧地膜有专人上门回收,政府还有补贴。”日前,即将拿到废旧地膜补贴的三垛镇柳南村蔬菜种植大户翁连宏开心地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翁连宏承包的300多亩地中,有200多亩种植茄果、瓜类、豆类及叶菜等,产生的废旧地膜量很大,回收处理一直是令他感到头疼的“老大难”问题。自从我市建立了乡镇废旧农膜回收点,每年一到回收的特定时间点,就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据初步统计,我市2020年废旧农膜回收量不低于127吨,其中废旧棚膜110吨,废旧地膜17吨,回收率约82%。

废旧农膜处理不及时或随意处置,会严重损伤土壤肥力,造成田间的“白色污染”,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为控减废旧农膜带来的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农村固体废弃物有效处置,近年来,我市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并初步建立了地膜“镇、企联合”处理模式,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五有”标准的回收网点,通过补助方式回收农户的地膜,累计建成16个乡镇回收点、1个市级处置点,做到废旧地膜回收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加强新型地膜示范点布局,在卸甲、临泽、三垛、甘垛等乡镇6个设施栽培基地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高强度耐候地膜应用示范,为推进地膜减量、环保使用奠定基础;积极开展残膜原位点监测,在地膜使用重点乡镇建立残膜原位监测点,对不同作物品种、不同栽培模式的地膜应用进行比较,掌握地膜使用和残留的动态变化。此外,我市进一步强化农膜销售点监管,在各乡镇农业部门宣传指导的基础上,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流通领域地膜产品贯标情况进行严格管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