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别掉进网络游戏的“温柔陷阱”

2021-01-25 17:30:43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治宣 徐锴 曹蕾 记者 南笙)“警察叔叔,我在网上被骗了!”今年1月23日,12岁的小依(化名)在其家长的陪同下向我市警方报警称遭遇网络诈骗,损失了2万多元。

原来,当日下午,小依(化名)在家用奶奶的手机浏览某短视频平台时,刷到一个自称可以免费领取某网络游戏皮肤的视频,平时很爱玩这款游戏的小依看后十分心动,便按照视频内的教程添加了“客服”QQ号,在扫了对方发来的一个所谓的“免费领取用二维码”后,手机里跳出了微信及绑定银行卡即将冻结的提示,小依(化名)这下可慌了神,急忙求助之前那个“客服”。在“客服”的指挥下,小依(化名)先后将奶奶手机内的微信支付码、支付宝支付码都提供给了对方,并按指示输入了支付密码。事后,小依(化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骗子了,但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很快,小依奶奶手机微信、支付宝以及绑定银行卡里的2万多元都被对方陆续转走了。

小依仅是掉进网络游戏陷阱的受害人之一。据了解,近年来,玩家在玩网络游戏过程中上当受骗的事越来越多。仅去年一年我市警方就接到此类报案74起,累计损失60多万元。

为此,我市警方对去年一年的案件进行了梳理,发现骗子在实施网络诈骗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4种行骗手法:一是冒充游戏币卖家,以线下搞活动为由,让玩家加其QQ或者微信,然后以“买多少送多少”为幌子,骗受害者向其提供账号或者二维码转账,一旦钱转到对方账户,很快便被拉入了黑名单;二是冒充游戏币卖家在游戏网页发布所谓“套餐”广告,显示充值后,会得到较正常情况下充值多得多的“福利”,只要有人相信,向其提供的账户充值,便上当了;三是冒充游戏币卖家,以账号冻结需交保证金为由,骗取别人到某固定充值平台转账“解冻”,其实对方只是通过某些木马程序,了解到玩家在出售账号这一信息,以此进行蒙骗,让别人给其转账;四是通过木马程序,在一些品牌网站页面上,设立充值链接,通过表面假象给人造成误导,诱导玩家充值,稍有不慎便会上当。

警方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在玩游戏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轻易点击对方提供的网址链接、填写个人资料,更不能向交易对象的账户直接汇款;不要轻信所谓的“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更不要轻易进入不熟悉的网站;除此之外,就是在涉及到转账时,一定要谨慎,在不了解对方真实情况之下,不要轻易向对方提供的账号和二维码转账。如在生活中遭遇通讯网络诈骗,应及时拨打110报警。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