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我市首个工厂化育秧基地投入使用

2021-06-29 19:42:41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林华鹏 柏正龙 记者 文正 )“你们看,西边是入池3天的秧苗,东边绿油油的秧苗已入池10天了,我们这个占地35亩的工厂化育秧基地生产的秧苗可供3000亩稻田插秧。”日前,在我市临泽镇周巷村的扬州市工厂化育秧基地,该基地负责人、周巷村委会副主任周春景指着东西两侧的秧苗,对前来维护用电设备的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临泽供电所员工说。

据悉,扬州市工厂化育秧基地是周巷村顺应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发展,打造的高邮首个工厂化育秧基地,于今年4月建成。现场,一只只空秧盘被依次放上传送带,随着机器运转,精心调配的营养土、水稻精品良种均匀播撒在秧盘上,洒水、覆盖。随后被移至占地约6亩的恒温大棚内保温催芽,经过三到四天的催芽,然后再运送到室外的育秧池培育。

“工厂化育秧是机械化播种,出苗又齐又壮,且通风透气,有利于防治病虫害,便于后续机械化插秧,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减少人工成本。”周春景介绍说,今年5月下旬该基地就开始育秧,比传统的人工育秧要提前15天,有了这个提前量,每亩秧田可增产75公斤左右水稻。

据了解,早在4月上旬,临泽供电所就安排人员主动上门。了解到基地有40千瓦功率的用电需求后,及时为其办理了新装用电业务,把“电”提前送到了基地。正值水稻育秧分插时节,临泽供电所又安排人员上门检查机器的电源电缆,给育秧工厂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负责基地育秧管理的周巷村村民王凤礼说,一般人工育秧,五个工人一天只能完成几亩,而采用工厂化育秧,五个工人一天可完成近200亩的育秧任务。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出售近8万只秧盘,可满足1700多亩稻田的需要。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