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 20:49:38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长期以来,群众在婚丧嫁娶、乔迁、做寿等活动时,随意占用城市道路、小区内部公共场地举办“大棚宴”已成习惯,不仅影响市民出行、交通安全和市容市貌,邻里乡亲也容易发生矛盾,更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为了回应社会关切、摒弃陈规陋习,2019年以来,我市以开展城区占道“大棚宴”整治为抓手,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倡导文明乡风建设。
为切实解决市民婚丧嫁娶办酒的实际需求,我市遵循以民为本、疏堵结合的思路,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探索出一条让老习俗与新风尚进行有机“嫁接”的新路子——在整治区域内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通过新建、资产盘活、简单改造等设立了20个家宴便民服务中心和疏导点,坚持公益属性,并控制场地规模一般不超过15桌,既让“红白事”费用控减有了新的抓手,又便于在集中服务点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推进《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文明用餐‘四个规矩’”的落地落实。
据了解,高邮镇作为城关镇,自家宴便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已接办了800余场家宴,获得了市民们的一致好评。“我们的家宴便民服务中心设施齐全,只收取适当的清洁费和水电费,各社区(村)食品安全信息员还对进入便民服务中心的集体聚餐及时进行备案并开展现场指导,确保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高邮镇食安办主任韦德坤告诉记者。
此外,高邮镇、城南新区、开发区还与20家社会酒店开展互惠合作,积极推进占道“大棚宴”进入固定场所。市市监局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科科长张树明表示,如今,主城区居民办家宴的文明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主动进入家宴便民服务中心或者固定的酒店,文明新风更加浓郁。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