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6 12:39:59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轰隆隆……”3月2日,记者在界首镇大昌村林阳米业看到,全自动大米加工线正高速运转,一粒粒稻谷,经过脱壳、抛光、包装等程序,变身为一袋袋晶莹剔透的大米,经装箱上车,发往全国各地。林阳米业负责人吴同林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我们收获了一个大丰收,也找到了促进振兴大昌村的‘密码’。”
2020年5月,在大昌村村两委的招引下,吴同林和妻子何荣琴夫妇俩来到界首创办林阳米业,以优质稻米收购、加工、销售为重点,产品销售至江浙沪一带。“自从引进这条生产线后,一天可以加工水稻80吨,以前靠人工,一天只能加工十几吨。”吴同林告诉记者,企业投入300万元,引进全自动大米加工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
“看,这稻米的成色多好。”吴同林手握一捧晶莹饱满的大米,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企业去年收购小麦700多吨、水稻18000多吨,总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是一个丰收年,今年还能收获一个丰收年。”吴同林说,村里在企业用电、贷款等方面给我们提供帮助,还帮我们把厂周围的路面进行提档升级,现在交通运输方便多了,我们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幸福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不仅是吴同林,大昌村村民徐金桃也有同样的感受。“我在这里上班,一个月拿四千多,也不耽误我农忙,我自己也有十几亩田,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在林阳米业,和徐金桃一样的村民还有十多位。企业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周边闲置劳动力,吸纳村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大昌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拥有深厚的种植业基础。特色化养殖+规模化种植+现代化加工+品牌化打造+网络化销售,是我们大昌村振兴的‘密码’。”大昌村党总支书记陈国付向记者介绍,引进米厂不仅方便老百姓就近卖粮,让群众得到实惠,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随着米厂的引进,越来越多的种田大户来到大昌村,形成规模化种植。如今的大昌村,共有种田大户20多名,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陈国付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打响品牌,吸引更多种田大户,并通过电商网络等拓宽销售渠道,助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