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 20:04:47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节即将来临,我市各大墓园迎来清明节前祭扫小高峰。23日上午,记者前往高邮墓园探访,发现前来祭扫的市民朋友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在提前预约、佩戴口罩、扫码测温等“硬核”管控措施下,墓园内秩序井然,文明祭扫更是蔚然成风。
“请佩戴好口罩,扫扬城码,测一下体温,谢谢配合!”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前往位于开发区的高邮墓园时发现,墓园入口的卷拉门关闭大半,距离入口处50米外分别设置了入口和出口两条缓冲通道,在通道入口处,小喇叭循环播放着入园须知,竖立的戗牌上清楚地注明:请自觉佩戴好口罩,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出示苏康码。墓园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各司其职,不停地提醒大家用手机微信扫描“扬城码”进行登记,遇到老年市民无法进行微信扫码登记时,则一一核实他们的身份证。前来祭扫的市民朋友也积极配合。往里走是入口测温通道,两台智能扫码测温一体机“上岗”,市民朋友通过时需要扫描“健康码”和测温,方可进入墓园。墓园入口空旷地还设置了临时隔离点,以备不时之需。“市民前来祭扫需要提前预约,按照预约时间入园,错峰祭扫。”高邮墓园管理处副主任胡祖军介绍说,前不久,我市发布了关于加强清明祭扫服务管理的通告,高邮墓园严格按照通告要求,设定每日现场祭扫人数上限,工作日每户祭扫不超过5人,节假日每户祭扫不超过3人,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减少祭扫逗留时间。
为积极倡导文明祭扫安全祭扫,高邮墓园在园内外张贴、悬挂文明祭扫宣传横幅,墓园还在入口处专门设置了纸质祭祀用品集中存放处,并继续推出“纸钱换鲜花”活动,引导市民将纸钱换成鲜花,用文明寄托哀思。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墓园内看不到烟雾缭绕,也听不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往年提供给市民焚烧纸钱的灰桶也不见踪影,纸钱等祭品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鲜花、绢花等绿色环保祭品。个别携带纸钱的市民,在工作人员劝说下自觉放弃了焚烧祭品。路边商贩们售卖的祭品中也不见纸钱、冥币踪影,全部都是鲜花、绢花,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墓园保洁人员戴玉宝感言,市民们的祭扫方式变了,保洁工作也轻松多了。
疫情当下,对于我市实施的预约祭扫限流祭扫等防控措施,市民朋友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配合。采访中,记者发现,前来祭扫的市民或一人独行、或三两作伴,没有出现人员聚集现象。“我们家族人员比较多,疫情之前,每年清明时节,都是一大家子10多口人成群结队地来扫墓,这几年情况特殊,就我一人作为代表前来祭扫一下。”摆上鲜花、鞠躬缅怀,祭奠完先人的市民林先生表示,缅怀先祖重在心意。市民林女士告诉记者,除了到墓园祭扫外,他们也为家里的祖先在“云祭扫”平台上建了“网上纪念馆”,不仅可以送花,还可以上传照片、撰写生平事迹,表达思念之情。
“每年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为清明祭扫高峰,往年在此期间,入园扫墓人流量超过10万人次。”胡祖军告诉记者,从本周末开始,墓园将迎来祭扫人流高峰,墓园也将继续实行限流措施,希望参加祭扫的市民合理安排时间,提前预约,错峰祭扫。预约号码:0514-84455566。另外,墓园还即将开通“邮城云祭扫”平台,大力倡导市民通过网上祭祀的方式寄托哀思,避免人流聚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