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4 18:14:36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林华鹏 记者 翁正倩)4月25日,我市室外大雨倾盆,气温下降,但龙虬镇兴南村生态虾核心养殖区的高位大棚池内却暖意融融。现场的虾池宛如一条雾中的乡间小河,水面泛起一串串气泡,高邮虾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乘着船投喂这些“生态虾”。
“你看,我们虾苗池里的水是白色的,用的是纳米增氧技术。我们核心区总共有8个高位大棚,一个2.5亩的虾棚投放虾苗量大约有160万尾。”现场,技术员杨涛介绍,生态虾与普通虾养殖的最大区别在于虾苗增氧技术和放养密度,一个2.5亩的虾棚,常规养殖可投放300万尾虾苗,而生态养殖则大大降低放养密度,让虾苗有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
“水体治理和饲料投喂也是生态虾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生物剂治理水体中的蓝藻、给虾投喂蛋白质较低的饲料,提高虾的氨基酸总量。”杨涛称,生态虾与普通虾相比,具有个头大、价格高、味道美的优势。普通虾每亩塘口放虾苗10万尾左右,亩产成品虾700至800斤,每斤40只左右;而生态虾每亩塘口只投放虾苗6万尾左右,成品虾每斤25至30只左右,亩产量与普通虾相当,而饲料成本下降了近四成,且每斤卖出的价格要高出5至8元。现场,杨涛还向记者展示了3月15日首批投入的小虾苗,目前已长到5公分左右。
罗氏沼虾是我市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但在养殖过程中始终存在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为探索解决这些问题, 我市在“四河四路”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先导区建立虾产业园,在虾产业园的核心区进行生态虾养殖,由国有公司先试先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经验,带动广大虾农增收致富。高邮虾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颜庆峰介绍,目前核心区养殖面积约270亩,采取“两降一禁”+“高位大棚池”生态养殖模式,轮捕轮放并全程采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经营,生态效益显著,池塘水质全程达标。
生态虾核心养殖区作为试点先行,吸引了不少周边养殖户前来学习经验。目前,龙虬镇已有3000多亩塘口改成了生态虾养殖模式。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