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7 16:37:21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村里不仅给了我们一个就业的机会,让我们也能为家庭作出贡献,还帮助我们跟社会多了一些接触,这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啊!”6月15日上午,江苏高邮车逻镇闸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前排的服务大厅内,村民陆续前来办理相关手续,而在服务大厅后排的一间房子里,近10名残疾人正在做着吸氧管手工工作。据今年74岁的徐善庆介绍,在这里干活轻松,每个月都能有两千元左右的收入,对于他的家庭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补贴。
2007年,徐善庆和儿子驱车前往山东,途中遭遇车祸,儿子当场死亡,而他也失去了左腿。这个原本小康的家庭一下子陷入困顿,全家人的生活全靠亲友救济和政府财政兜底。
“我们村的残疾人有大几十人,除去瘫痪在床的,还有20人左右,能够靠双手劳作。”闸河村党总支书记孙长说,靠政府财政“输血”终究无法完全解决残疾人的生活问题。“如何为残疾人‘造血’,让给他们可以靠着勤劳的双手,旱涝保收呢?2018年的时候,村两委商议决定,在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后面办起残疾人之家,联系企业提供简单的吸氧管组装工作,每个月能够获得2000元左右的收入。”
今年48岁的姚以安,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因为身体原因,我以前很自闭,不愿意跟人说话,到了这里来上班,说的话也多了,笑声也多了,感觉自己对家庭也有贡献了。”姚以安介绍,他们每天早晨7点来上班,11点下班,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还为他们安排一餐午饭,中午在这里休息,下午1点上班,5点下班。“现在每天过得都很充实,工作也不累。”
从最初的几人到如今的十余人,闸河村的残疾人之家的人数正逐年增加,越来越多能够劳作的残疾人走出了生活的阴影。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