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好人村”引领道德建设新风尚

2022-06-30 19:52:40    作者:□通讯员 李虎 龙瑞红 记者 杨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临泽镇朱堆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好人村”。这个仅有1509户的自然村落,拥有2名“中国好人”、1名“江苏好人”、2名“临泽好人”,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善行义举。

说起朱堆村的“中国好人”杨文华,熟悉他的人都会为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竖起大拇指。 2010年以来,他发起新建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本村27名烈士安家;布展了30多平方米建专学校遗址墙绘;组织建设了全镇首家村史馆,并无偿献出个人收藏的1500多件实物。有人说他是公益痴,有人说他是偏执狂,他却说:“我做事不是为了出名,朱堆村经济是穷,但人的精神不能穷。”

一系列红色工程建成后,朱堆村,这一处于高宝兴交界处的乡村渐渐变得热闹起来,慕名而来瞻仰观摩的人一波接一波,不少人在走亲访友之际都要到这些红色景点“打卡”。

作为临泽镇第一个获得“好人村”称号的朱堆村,感人肺腑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过去,朱堆村就有为了救人一命,忍辱垫付银票的许宏谟;为过路人建歇脚茶亭,并无偿提供茶水33年的朱锦芳;还有为方便村民出行,出资修路的成鹤松、杨春山等。今天,除了杨文华外 ,该村又涌现出高邮市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第一人——“中国好人”韩素玲,照顾残疾小叔子四十年、演绎“老嫂比母”动人故事的“江苏好人”陈瑛,视继父如生父、将养老孝老的责任扛在肩头的好继子朱淦春等先进人物和事迹。

一个典型感动一座乡村,一位好人带动一批好人。朱堆村好人层出不穷,繁花似锦,形成了独特的“好人现象”,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一张闪光的名片,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杨文华、韩素玲相继入选“中国好人”之后,朱堆村两委向全村发出了“向好人看齐,对贫穷宣战”的倡议,引导大家珍惜好人资源,画好乡村文明同心圆,求得最大公约数。

曾是扬州市一类经济薄弱村的朱堆村从此戴上了“好人村”的桂冠,实现了从顶穷帽到戴桂冠的蜕变。在各方结对帮扶下,朱堆村一边加快进度筹建“好人村”,一边千方百计加快步伐开展脱贫攻坚。2017年4月,朱堆村借助扬州交通产业集团对口帮扶机遇,立足农田出效益,积极推行农业机械化,采取“集体+农户”的融资方式,创办了朱联农机专业合作社。2018年,与种植、稻米加工合作社进行三社合一整合,组建高邮市佳鑫粮食专业合作联社,实行粮食种植、收储、加工、销售一条龙,并成功注册了盘粮亭香米商标,销路问题、品牌化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迎刃而解。村民种植粮食也有了技术指导,有了机械服务,种出的粮食价格提高了,大家收入也增加了。 近年来,合作联社开启了“盈利模式”,不仅为村集体每年增加40多万元的收入,还使村民劳务性工资收入人均增加300元,朱堆村很快甩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此外,朱堆“好人村”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党建工作和公益事业。通过打造“两场一榜一馆一亭一基地”的党建示范点,开展各类好人评选活动,宣讲好人先进事迹,定期召开乡贤座谈等,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精气神。疫情期间,该村20多名党员积极支持村两委工作,自觉组成党员防疫突击队;30多名群众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伍,坚守在11道卡口,守好高邮北大门,有力支持了全市防疫工作。扬州太阳雨爱心团队与朱堆村签订了美丽乡村共建协议书,为朱堆村民筑梦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

榜样的力量、历史的映照,让“好人精神”在朱堆村蔚然成风。该村党总支书记郭有根表示,今后,朱堆村将坚持以德治为魂,进一步擦亮好人文化名片,逐步把朱堆村打造成一个有温度、有规矩、有文化的先进村。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