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

2023-01-10 22:37:09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关于在农村社区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建议

建议人:尚义琴

建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众多年轻人走出农村,进城就业安了家,包括处于中年阶段的父母为了照顾下一代也大都进了城。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多为高龄老人,他们中有部分人因病无人照料,有部分人因年龄大生活不能自理。农村老人养老社会化服务成为备受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议:一是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二是社会化运作,村集体提供场所,落实专人负责,进行有偿收费。

 

关于加强“生命教育”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建议人:陈一明

建议背景:青少年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两年,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悲剧案例屡见不鲜,一个个悲剧令人惋惜震惊,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建议:一是重视家庭教育,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理解和信任,尊重并认可孩子付出的努力;二是抓好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纠正;三是营造良好氛围,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舆论氛围。

 

关于恢复农村小喇叭的建议

建议人:李红玲

建议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进城工作买房安家,家里留守的老年人居多。他们没有文化,不会使用智能设备。村级组织经过合并,工作人员相应减少,服务范围和工作事项却在扩大,小喇叭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尤显重要,有了小喇叭可以及时传达党中央的声音、政府的新政策以及农事田间管理要求等。

建议:一是村组中心干道沿线架设小喇叭;二是每个村部设立接收站,村里如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实时调频传达相关工作要求。

 

关于发挥镇国寺景区引领作用,推进运河风光带文化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法制外侨民宗组 心然

提案背景:拥有千年唐塔历史文化古迹的镇国寺,是国家3A级景区,成为我市对外接待的重要窗口。如何在文化上做文章、下功夫,把运河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中国化建设等相融合,把运河文化高邮段做出来,让镇国寺再显古刹风韵。

建议:1、运用“超旅游”理念,引领旅游、城市一体化,充分发挥旅游最优化资源整合的优势,将运河高邮段打造成居住、旅游、休闲、景观、体育、生态等多功能合一的运河地带。

2、要实施运河文化发掘和保护战略,对大运河的历史挖掘,始终坚持“发展、抢救和保护第一”的原则,重人文关怀,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居民的自身发展。

3、要具有旅游发展长期战略,打造国际化品牌大运河形象; 具备国际吸引力的主题体验型旅游产品国际化营销。

4、要凸显运河高邮段的自身鲜明个性,挖掘城市文化及滨水区的历史遗产,将文化物化于景观设计中,以城市文化资产为设计出发点。

 

关于优化基层社区管理的建议

提案人:政协工交组

提案背景: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原先依托于集体土地谋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住进了城市的小区。与之同时产生变化的是其社会管理由原先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变成了社区居委会,农村人摇身变成了单位人。

建议:1、改变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松散关系。业主委员会设专职委员及兼职委员,专职委员负责承接居委会下放的针对小区业主的社会管理及服务职能,负责具体行使包括监督管理物业服务机构在内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基层治理的各项职能。

2、将党组织建到小区业主委员会。在各类设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建立党组织,建立服务为民的基层组织力量。

3、厘清物业服务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建立党组织的专业化的业主委员会应实质性履行业主居民自治过程中的各类公共资产、财产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关于北门大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提案人:薛峰

提案背景:高邮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北门大街就是其中的一个宝库。但北门大街古建筑年久失修,古老业态生意清冷,生活及公共设施落后,如此底蕴深厚的街区正在逐渐凋零。

建议:由相关部门委托具备历史文化街区修复经验的专业机构进行整体规划,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现有遗存建筑制订“一房一策”的修缮方案,分步予以实施。待建筑修缮完毕后,可导入相应的文化、经济业态予以盘活。原先街区的业态如适应新形势的可以原地保留。在其修缮过程中,建议将其与全市文旅推广相结合,纳入到旅游推介的整体方案当中,与市内人文景点一并宣传,吸引四方游客。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