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 20:21:30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陈高飞 张佶 王蒋龙 记者 文正)日前,记者来到高邮镇居民朱廷春家中,只见他正忙着打包经过脱水处理的面条,身旁打包好的成品摞得足有半人高。两个小时后,这些来自高邮的农产品便要发往全国各地。“今天要发一百多单面条、鸭蛋、董糖等,最远的一单到宁夏。”手中捏着一叠快递单,朱廷春的脸上乐开了花。
朱廷春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一直从事教育培训工作。2020年,外地的朋友多次请他帮忙邮寄高邮的面条,敏锐的他嗅到了其中商机。为此,他辞去工作,成立了高邮市慧厨娘食品网店。“刚开始,高邮面的日销量只有一两单,现在日均成交量在一百单左右,春节前后更是出现了爆单现象,忙得不可开交。”朱延春说,高邮的传统碱面名声在外,口味独特、老少皆宜,很快就打开了市场。说话间,他手机消息提示音响个不停,不断有客户询问产品详情、物流情况。
“这一盒里有6包面条,售价15元,利润4元左右。”农产品“触网”让朱廷春尝到了甜头。随着知名度的打开,店铺新增了高邮鸭蛋、董糖等。季节性的茨菇、豌豆苗等农产品也是畅销品。2022年,他的店铺的销售额超60万元,今年准备冲刺100万元销售额。
一根网线,让农产品迅速“出圈”。与朱延春一样,如今高邮镇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企业也走上了电商之路,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我们通过电商培训、创业孵化、产品推广等不同方式给予创业者和企业支持。”高邮镇副镇长蔡忠泽介绍,高邮镇作为城关镇,面对辖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不利因素,正积极转型,不断创新农业农村新业态,探寻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之道。2022年,高邮镇通过电商销售的农产品金额超过4200万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激活了一池春水。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