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18:31:44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周燕 记者 孔令玲)11日上午,在京杭大运河河畔,“驿路青绿 ‘植’任‘邮’你”生态环境损害“补植复绿”替代修复公益林项目启动。活动现场,来自我市的部分企业代表、党员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分工合作,铲土、扶树、浇水,不一会儿,一株株嫩苗便迎风挺立,焕发出勃勃生机。据了解,此次活动共种植刺杉200株,复绿面积10亩,是我市首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益林。
今年,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和高邮镇人民政府联合探索“补植复绿”生态环境损害替代修复机制,在运河河畔建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补植复绿”公益林,对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要求“补植复绿”,企业赔偿费用用于种植树苗,为生态充“植”,让生态赔偿金变为看得到的生态“颜值”。
“我公司在前一段时间对环保认识不足,出现了一点情况,为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我公司愿意承担因自身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开展‘补植复绿’异地替代修复工作。”活动当日,我市一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现场表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意义在于让企业正确认识到环境有价、损害赔偿,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傅阳说,“补植复绿”替代修复公益林活动丰富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修复方式,让企业认识到自身的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助推企业成为环境的守护者,同时也警示更多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爱护生态环境。同时,这处公益林将成为“体验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公众可通过扫描现场二维码了解公益林的基本情况,提升大家对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知晓度、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生态环境的氛围。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