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9 19:35:46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冯洁 记者 杨晓莉)日前,扬州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示(第二批),我市共有11个地名入选。
地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去年,扬州市级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示,我市有8个地名入选。据了解,此次扬州评定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范围为专名沿用时间较长、地名文化内涵丰富、有重要传承价值、知名度较高的街路巷地名、古桥梁地名等。各县(市、区)结合地名的词语文化特色、实体文化特色、认可度、知晓度、珍稀性、续用意义等内容积极申报推荐。经过专家研讨论证、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57个街路巷地名和36个古桥梁地名被列入扬州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此次我市入选的11个地名包括:南门大街、北门大街、府前街、东大街、状元桥街、中山路、大淖巷、馆驿巷、古孝子巷、里仁巷、傅公桥。
据了解,自2014年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开始,我市坚持将地名公共服务与弘扬历史文化相结合,在地名管理中更加注重地名文化建设,从规范管理、挖掘保护、弘扬传承、创新利用四个方面打造地方特色。同时,我市还出台了《高邮市历史地名保护制度》,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编制的标准、范围、程序和成果应用进行了规范,并从2016年开始收集具有知名度、文化含量、文化独特价值以及传承价值的历史地名,先后收录盂城驿、龙虬庄文化遗址、界首、临泽、清水潭、护国寺等167个地名编入我市第一批、第二批地名保护名录。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