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6 18:57:00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 武亮 朱仁权 记者 郭萌)“以前水面上漂浮垃圾和水藻,让人看着心里不舒坦,现在水面清了,岸边干净了,环境变好了,住在这里舒心多了。”谈起北澄子河沿岸的变化,家住北澄子河三垛西桥段附近的钱阿姨赞不绝口。
据悉,北澄子河是省“723”骨干河道,我市境内全长34.5km,西起高邮新河,东至高邮、兴化界,是三级航道,具有排涝、引水、灌溉、航运、景观等功能。但一段时间内,北澄子河却遭受到了污染,两岸居民叫苦不迭。近年来,我市聚焦北澄子河河道整治和水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常态化管护、智慧化巡河,打好河道保洁攻坚战,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按照“河长+”组织体系架构,我市不仅为北澄子河设立了县、乡、村三级河长,还配备了联系部门(河长助理)、河道警长、技术助理,形成县级河长抓督查推进、乡村级河长负责落实、助理警长协同配合的联动机制,共同筑牢北澄子河管理保护防线。同时,整合投入资金550多万元,对15条省骨干河道、4条县域重要河道、2条干渠、3座小水库按照市场化或管养分离的模式进行管护;专门投入一条自动化保洁船长期在北澄子河内作业,打捞水葫芦、水花生等水面漂浮物,保障河道畅通、水面清洁、环境整洁。此外,我市还落实智慧化巡河项目,运用无人机对包括北澄子河在内的16条主要河道开展河道“飞检”,每15天完成一次巡检航拍,智能比对分析,动态生成“一河一档”和差异性对比报告,快速精准发现疑似问题,提升河道现代化监管水平。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