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1 19:43:57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通讯员谢芷若 记者 葛维祥)近日,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致市民朋友们的一封信”,郑重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不要轻信“保本高收益”“低投入高收益”的忽悠,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通过短信、微信、口口相传或拉人头、分层分级管理等方式推销理财产品的,要特别小心,避免受骗上当。
信中指出,目前,除银行机构、信用合作社和财务公司外,各类组织或个人都不得对外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如投资(咨询)公司、资产(财富)管理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均不能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从以往的非法集资案件来看,不法分子往往通过伪私募基金、虚拟货币、互联网金融、养老、房地产、旅游以及开发新的投资APP等实现非法集资的目的。发起、主导或者组织实施非法集资,以及明知是非法集资而为其提供帮助并获取经济利益的单位和个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信中强调,为防范非法集资侵害,遇到投资集资活动时,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一算投资回报,投资前请计算年化利率,若年化利率远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或者对外宣称保本不亏的,基本上都是投资陷阱;二查企业信息,查询是否注册备案,是否具有相关资质牌照,搜索企业是否有负面报道,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三找家人商量,遇到金融消费活动,多找家人、朋友商量,多咨询法律、金融专业人士意见;四看营销方式,利用赠送米、蛋、油等小恩小惠,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电话聊天、上门拜访拉拢感情,明示或暗示与某领导具有密切联系的,要提高警惕、谨防诈骗。如有群众参与此类活动或发现线索,请及时向市公安局或市处非办举报。举报电话:110、0514-85080530。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