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6 17:27:25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带着82岁长年患病却与其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四处就医,抚养与其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长大成人并在高邮城区为其买房找对象……21年来,卸甲镇潘阳村村民杨明玉悉心照料与其没有血缘关系的爷孙俩的故事,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突遭变故 上门成为“顶梁柱”
16日上午8时许,卸甲镇潘阳村村民杨明玉正开着喷杆式植保机在承包田里喷药除草。提起长年照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爷孙俩时,这位50岁的中年汉子却谦虚地表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今后我争取做得更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杨明玉悉心照料的这对与其没有血缘关系的爷孙俩名叫许乃宏、许良超。
今年82岁的许乃宏老人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一家长年在外。二儿子许维富22年前因车祸不幸去世,丢下儿媳陈连珍和5岁的孙子许良超,让这个家庭一下子陷入了悲困之中……
次年,一直在外打工从事汽车维修的杨明玉经人介绍,上门与许乃宏的二儿媳陈连珍结婚重组家庭。
婚后,杨明玉与陈连珍恩恩爱爱。为了让一家人尽快从悲困中走出来,杨明玉干脆辞职返乡,与妻子在家门口承包了100多亩农田,一边种田养家,一边照料老人和继子,成为这个新家庭的“顶梁柱”。
照料老人 胜似亲生父母
虽然与许乃宏老两口平时不在一口锅里吃饭,但杨明玉却将一直老两口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平时的米、面、油、菜总为老人备足;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给老人送去;老人过80岁生日时,为老人办得热热闹闹。
许乃宏常年患有肺气肿,好几次病情严重,杨明玉每次都及时送医救治。去年1月,许乃宏因病被送至扬州苏北人民医院住院两个月。住院期间,杨明玉与家人日夜轮流照料陪护在老人的病床前。老人想吃什么,只要提出来,杨明玉和妻子就会想方设法满足老人的要求,并按照医嘱变着法子改善老人的伙食,连春节都是在医院度过。老人出院时,所有医药费杨明玉主动承担。老人回家静养时,杨明玉还亲自下厨做甲鱼、长鱼、鸡汤等为老人补充营养。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对老人的治疗!”杨明玉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今年初,许乃宏老人再次病发寝食难安。杨明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马将老人送到当地医院治疗。由于老人病情复杂,医生一度下发了病危通知书。有好心人劝杨明玉:老人今年都 82岁了,也算长寿了,听天由命算了……孝顺的杨明玉不为所动,坚持将许乃宏辗转送到三垛、高邮等地住院治疗。在杨明玉及家人的坚持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下,经历3次转院治疗的许乃宏终于奇迹般地闯过了“鬼门关”。
许乃宏提及杨明玉时总是赞不绝口:“明玉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他对我和老伴一直十分和善、孝顺,从来没有大声说过一句犯嫌话(怨言),平时米、油、菜帮助我们弄得好好的,好吃的总是先买给我们……真的不简单!”
规模种田 从不叫苦叫累
为了撑起这个家,杨明玉一边规模种田挣钱,一边悉心照料许乃宏、许良超爷孙俩。
接受采访时,杨明玉正在承包田里与帮工的村民一道忙着农活。杨明玉告诉记者,由于家里老人看病、孩子上学、家庭开支都要钱,所以他的种田规模也从原先的1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600多亩。
杨明玉说,虽然种田是件苦差事,但是能够在家门口照顾老人、孩子,陪伴妻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在杨明玉家的库房门口,记者看到他家有大拖拉机2台、小拖拉机3台、插秧机1台、植保机1台,还有其他农机设备和农资。时值农忙季节,杨明玉与妻子每天起早贪黑,各种农机他都能够操作自如。方便面、纯净水成为他们农忙时的主食。为了抢时间,他们有时连夜抢收抢栽,却从不叫苦叫累。
在照顾老人的同时,杨明玉还为养子许良超上学、就业费尽心思。前几年,他为养子买了一台挖掘机创业,还帮助其在高邮城区买了住房,现在又为其张罗谈对象。
“我爸爸种这么多田,蛮吃苦的……他对我爷爷奶奶都很孝顺,我们都很感谢他!”26岁的许良超对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的养育之恩感激不已。
据了解,杨明玉在孝老爱亲的同时,还积极支持镇、村公益事业。杨明玉表示,“照顾好这个家庭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我会争取做得更好!”
卸甲镇潘阳村党总支书记王文忠表示,“杨明玉21年坚持照顾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爷孙家庭,并把孩子抚养成人,现在又通过勤劳的双手 ,把家庭搞得红红火火,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吴继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