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教育园地 > 教师论文
追求教学有效性 彰显课堂新活力

2010-04-21 00:00:00    作者:界首镇张任小学 徐锡良    来源:今日高邮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精心组织、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活动。如何在把握新课程理念下,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追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并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例如: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王老师和李老师两家合租一套住房,暑假共用水费36元,每家应交水费多少元?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觉得按各家人数的多少来交费最合理。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很好地提示了课题,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追求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自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1、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而当学习成为一种需要时,学生就会学得轻松、快乐、有效。为此,我总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2、创造参与机会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对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总是设法帮助他们搭“脚手架”,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三、追求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1、不排斥接受学习

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之间进率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2、重视探究学习

“圆周长的计算”的教学,过去常用的方法就是直接让学生通过对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周长的测量,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得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但这种方法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思维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若在教学时能以问题意识为线索,让学生在探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用绳子做成的圆、一个圆形游泳池,不能这样量,怎么办?此时学生在冲突中认识到这些方法是有局限性的,要是找到一种能求出任何一个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就好了。接着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猜想、验证和探索研究,终于自己找到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3、加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实际效果往往不是教师所期望的那样,有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在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我为每个合作小组准备了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形量筒三组,足够的沙子和水。只见几分钟后,有的小组就高兴地喊出来:“我们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之后,这些小组的学生便开始做其它事,并没有对另两组材料进行探究。有个别小组因分工不明确,活动效率不高,最后只好草草结束任务。

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探究材料和活动的时空,试图帮助学生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以弥补教材的不足。然而,由于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基础,致使活动浅尝辄止,没能实现有效的合作,当然也就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思考。作为课改参与者的一线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教学中不能追求表面上的“形似”,而要讲究实质上的“神”似;不仅要唱理念赞歌,更要多实践反思。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