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教育园地 > 教师论文
顺利度过高中物理适应期

2010-07-22 00:00:00    作者:高邮中学 刘彬    来源:今日高邮

每年接触高一新生,发现很多学生不适应高中物理这门学科。总有许多学生反映,高一物理怎么这样难,上课一听就懂,作业一做就卡,过后一放就忘。甚至许多原先初中物理很好的学生在高中发生成绩的大幅度滑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要顺利地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我们学生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我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积极思维习惯的培养

高中、初中物理学习习惯要求上最大的区别在积极思维习惯上。积极思维的习惯养成了,其它的能力(比如抽象思维)就好培养了。首先需要的是学生肯于动脑筋,按照教师指引的思路想下去,才能够按科学的认识规律来学习物理知识。课堂上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超前”思维,即每当老师在课上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马上想,争取在老师讲解之前提出自己的想法,再和老师的讲解对比。对了,对在什么地方;错了,是怎么错的。学习的过程首先是模仿别人的过程,高中物理的学习已经从简单的动作模仿上升为思维方法的模仿。

2、课堂效率要抓牢

首先,适当的预习是必须的。在预习中熟悉内容,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则“有备而来,事半功倍”。其次,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或尽量少走神。在上课前给自己定一个学习标准是必须的。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课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参考书,课下可以自己看。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学习的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同时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因为知识往往是环环相扣的。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最重要的是,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可以把这些线索和方法用笔记本记录下来。

3、注重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关于基本概念,不赞同死记硬背,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述。试题中不会直接要求默写概念,而是以题目为载体,考察你能否在对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在解题中灵活运用。概念不清晰,考试很容易失分,尤其是严格的高考。 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遇到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时就要想到整体隔离法,遇到有复杂计算的选择题要试试极限法等。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4、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解物理题目虽不容易,但是有章可循的。循着章法办事,问题总能顺藤摸瓜,迎刃而解。拿到物理题目,要首先弄清物理过程,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障碍或掉进题目的陷阱。比如运动学的问题,往往从三个角度去分析: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能量转化分析。而画图能够帮助我们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遇到光学、复合场问题则更强调作图的精确,否则会影响我们对题目的分析。

最后,分析一下上面同学们提出的普遍问题,即为什么上课听得懂,而课下不会做?我作为学理科的教师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比如读某一篇文学作品,文章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都写得令人叫绝,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让自己提起笔来写,未必或者说就不能写出人家的水平来。听别人说话,看别人文章,听懂看懂绝对没有问题,但要自己写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了。“没有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要由听懂变成会做,就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多多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奥妙,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是学习高中物理应该下功夫的地方。 希望大家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任何课程,坚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坚信有几分付出,就会有几分收获。珍惜时间,敢于吃苦,祝大家成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