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18:19:50 作者:□ 马晓炜 来源:今日高邮
这个月初,7岁的儿子在省儿童医院动了个小手术,出院时他依依不舍地与同病房的小朋友话别。此情此景,让我和妻子看着很是欣慰,没想到昔日“社恐”的儿子如今变成了“社牛”。
与活泼开朗的女儿相比,儿子性格显得有些腼腆,从蹒跚学步到上幼儿园,不管与多少小朋友在一起,他总是喜欢独自玩耍。哪怕是家里来客人,纵然事先苦口婆心和他约定,见面一定要有礼貌、主动打招呼,可当客人进了家门,他不是猫在房间不出来,就是躲在我们身后默不作声。客人一走,他立即满血复活,大呼小叫,玩得十分嗨皮。儿子的表现令人无语。妻子说,这是遗传,像她也像我,患有社交恐惧症。妻子的话虽然有些调侃,但是看着小家伙整天融入不了大家,我们真是心急如焚。
当我和妻子冷静下来,讨论儿子出现的“社恐”问题时,不约而同得出的答案是缺少陪伴和爱的呵护。这些年,为了生计,我和妻子每天早早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单位打卡;等忙忙碌碌一天下来,拖着满身疲惫回到家,又忙着张罗女儿的功课。作为家中的二宝,儿子几乎全交给老人带,我们何曾有时间好好陪他说说话、聊聊天,或带他与周围小朋友交流玩耍过?我们平时看似宠他,吃的玩的最大限度满足,可在教育培养和与人交往上,似乎没有花过多少心思和精力。
儿子“社恐”症结找到了,关键是对症下药。从那以后,工作再忙,我们每周至少抽一天时间陪他出去游玩。不但去奇幻多姿的儿童乐园,与小朋友们尽情畅玩各种游乐设施,还打卡周边的旅游景点,于游玩中开阔眼界、开发智力、启迪心灵。经过一段时间的全陪,儿子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到了节假日,更是急吼吼地打电话邀请他的好朋友一起出行。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意引导儿子去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扩大其交往面。同学会、户外烧烤、足球比赛、轮滑比赛等,我们亦鼓励儿子积极参与。名次不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与更多同龄孩子接触和交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为彻底克服儿子“社恐”心理,小家伙上幼儿园后,我主动加强与老师们的沟通协调,请她们一起帮儿子树立信心,多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还别说,有了老师们的倾情付出,儿子以往那种唯唯诺诺、不愿与人说话的毛病得到有效纠治,半个学期不到便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无话不说。
面对儿子逐步走出“社恐”阴影,我们高兴之余,开始从生活细枝末节入手,引导他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比如,我们给老家亲戚打电话,每次都不忘叫他陪着聊上几句;上街买菜,安排他去询价;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鼓励他去问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的努力下,现在儿子早已和“社恐”说拜拜,“社交小达人”是全家人对他最响亮的昵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