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 17:57:50 作者:□ 市三垛中学 时祺 来源:今日高邮
众所周知,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绝大部分地理知识都要通过地图为载体呈现出来,高中地图教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地理教学的优劣。目前看来,高中地理地图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和最终效果。如何将高中地理重要组成部分——地图进行合理利用,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师所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与挑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展开讨论。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的地位
目前的新课改背景下,明确了四方面的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对于学生地理技能的掌握要求相对较高,而在教学中的最直观体现就在于地图思维的灵活运用。
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高中地理课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地图教学在课堂中的频次也越发突出。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地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更充分广泛的运用,不仅转换了过去题目中的辅助角色,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而且真正走向课堂教学的最前沿,成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意识的主力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的优化策略
学生读图能力低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在于教师教学。部分教学用图存在着脱离实际的现象,教学用图不够合理,与文字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脱离,使阅读和使用地图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巩固。另一方面在于学生个人意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和重视程度较低,这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愿意学好地理,另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两方面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激发学生读图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用图习惯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屡听不鲜,对于地图教学同样如此。一部分学生地图能力的薄弱可能在于对地图学习兴趣的缺乏,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对地理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影响了日后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习惯能力培养。
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明显知识点的示意图,以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课程教学为例。书本中的太阳系示意图上清晰标注了太阳以及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以及行星的运动方向和轨道面,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引导学生推理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图文结合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激发培养学生的图表感知力和空间能力,也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地图学习兴趣,进一步影响学生面对实际情境时的地图运用能力。
也有一部分学生的用图习惯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同时判读积极性不高。在传统地理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地理的需求以江苏为例仅限于会考合格,所以有时教师往往重视对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学生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进行合理规划,训练提升学生读图技能,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并进行解答,同时要时刻注意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相关图像,直观了解课本概念,化抽象概念为具象思维。如此才能加深学生对于地图的认知,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用图习惯。
2.巩固学生地图基础,加强地图分析能力
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否深入贯通相关概念的根本。有的教师认为地图作为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物,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方面的教学,没有使学生在一开始便产生良好的用图习惯,这对后续的地理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当前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该问题的紧迫性,提高课堂教学中地图的使用频次,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用图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并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穿插一些相关地图问题,并且着重在于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地图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同时加大图像问题的比重,让学生能够得到充足的锻炼,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图分析能力。
3.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更新地图教学形式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教师需要真正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方式的更新,不仅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还要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不仅要教会学生利用图表挖掘隐含意义,还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地图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读图——析图——用图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图文结合各环节的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用图能力,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地图来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作为学生的必备知识技能与学好地理的工具,在高中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相关的知识基础,更重要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因此只有将地图作为载体,融入日常的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在面对繁杂的知识内容、不同的题目情境时,能够从中获取最直接的学习线索,才能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日常授课、训练过程中,学生在看图、用图、找图,在形成良好的地图学习习惯的同时,还需要注重进行相关地理知识技能的有效内化,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合理、科学的地理知识架构,而非机械程式化地进行相关分析。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