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0 18:32:25 作者:□ 市实验小学西校区 吴学平 来源:今日高邮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为了让小学生在起步阶段能够轻松、愉快地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培养习作兴趣着手,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热爱是兴趣的源泉
写作兴趣,就是对写作的特殊爱好,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这种热爱,才会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去发现题材;才会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处处留心,去发现技巧;才会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处处留心,去探索作文的奥秘。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能力是形成作文能力的基础。鲁迅先生非常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他说:“留心各样事物,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要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
小学生对周围环境虽有好奇之心,但要他们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十分困难。根据这一特点,可以让他们亲手做一些事,这样无论成功与否,都乐意把感受说出来。如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人泡杯茶,有了实践体验,课堂上老师再亲自泡杯茶引导孩子观察,有条理地把每个过程的动作、水和茶叶的变化、自己的感受等说清楚,然后写下来。这样学生可以具体地获取素材,更能牵动学生的真情实感,促使他们广泛地联想,激发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都写出来。
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和开展一些饶有兴趣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摄取小而新、平凡而有意义的信息,丰富课余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首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兴趣小组,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实践。比如开展春游、整理床铺、包饺子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同时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
其次,让学生有时间游戏、玩耍,从中体验生活中的乐趣,自愿自觉地参与语言交际,从而产生浓厚的作文兴趣。比如,通过听录音、说故事、编童话,渗透听说训练;通过寻美、导游、绘画、剪贴,指导观察;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小饲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等。目的是,寓习作训练于快乐的情绪和活泼的语言交际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开掘学生习作源泉。
四、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生活中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了更好地利用活动中得来的材料,每次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回顾活动过程,交流所得所感,然后写在笔记本上备用。为了使学生学会选材积累,在利用活动向学生提供部分素材之后,让学生自己选择素材,以养成积累语言素材、勤动笔的好习惯。
在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定期交换素材。有的以图书、玩具等实物换素材,有的以自己的素材换他人的素材。交换素材可促使学生积累储存素材。他们把素材笔记本随身携带,以便随时随地把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