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教育园地 > 教师论文
非遗纸浆画艺术在课后延时服务中的实施策略

2024-12-04 21:45:12    作者:□ 市第一小学 卞龙余    来源:今日高邮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纸浆画艺术融入课后延时服务,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传承。

一、方法多样,课后服务质量有提升

1.示范教学,直观感受

纸浆画是一种新颖的美术活动。活动中,教师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视频、图片展示和故事讲述,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介绍纸浆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制作原理。演示纸浆的制作过程(撕纸、浸泡、搅拌等)、上色技巧及构图布局等关键步骤。展示完整的教师作品,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通过操作细节和技巧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给学生指导和启发,确保学生直观理解。

2.合作交流,相得益彰

课后服务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甚至不同的年级,美术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的绘画能力强,有的动手操作能力强,有的想像力丰富。为此,在课上,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分组,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进度,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对于后参加学习的学生经验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让有经验的学生来带他们,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不仅在交流中形成共识,还在分工合作中增进了师生友谊和同学间的情感。

3.分享激励,助推进步

纸浆画艺术课后服务教学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师可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边玩边学,完成纸浆画的制作。如鼓励已有经验的学生走上讲台进行示范,并与大家分享创作心得。同学们在相互交流中,吸取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家校携手,共促成长

教师可将纸浆画艺术引入校园文化建设,如举办校园艺术节、文化周等活动,扩大其影响力。同时,积极与社区、文化机构合作,开展公益教学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纸浆画的创作与传承中来。利用校园网、学校公众号及家长学校授课的机会,发布纸浆画教学视频,向家长展示纸浆画艺术课后服务作品,让家长认识纸浆画艺术,增强线上互动,拓宽传承渠道。家长们看到课后服务活动取得的优秀成果后,定会督促自己的子女积极参加活动。这样就形成一个家校共同育人的氛围,有力地促进纸浆画艺术课后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5.借用媒体,提升效率

在进行课后服务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前认真选题、设计、制作微视频,课上反复播放,以利于学生学习操作。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优秀的纸浆画作品引入课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并进行相应的讲解,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深对优秀纸浆画作品的理解。

二、主题有趣,课后服务作品有创新

为了让学生在课后服务教学中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在教学中可把生活引进课堂,使纸浆画艺术生活化。一方面在纸浆画创作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思想地来表现生活。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创作,让学生用纸浆画的形式去表现生活中的画面。如“四季之美”“传统文化故事”“环保倡议”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设计许多趣味性比较强的主题,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来装饰美化生活。如用纸浆来装饰玻璃酒瓶、塑料饮料瓶,用纸浆来制作个性化的相框……把平面纸浆与立体纸浆相结合,用纸浆来塑造立体的卡通玩偶、生肖小动物等。

三、评价多元,课后服务学生有成就

在开展纸浆画课后服务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课堂上的态度和实践意识、参与度、动手和创新能力及认知水平等方面,按不同等级归类,制订出《高邮市第一小学学生纸浆画学习评价标准表》,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从创意性、技术性、完成度等多个维度对作品进行全面评价,评出最有创意或者构图最美观的小组或个人等,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每学期末表彰各班的艺术之星,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纸浆画活动中来,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得到“五星纸浆大师”称号的,推荐参与学校“致用少年”的评选。

在课上进行作品讲评时,要充分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鼓励学生从创意、技巧、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发扬优点,避免不足。同时,教师需给予具体的、建设性的反馈,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