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5 20:24:56 作者:□ 市外国语小学 赵蕊 来源:今日高邮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一家古朴的小茶馆里,对面坐着文坛巨擘鲁迅先生。我们的对话,在轻松诙谐中进行,谈及教育与理想,好似溪水流淌过青石板,清新悦耳。
我:“鲁迅先生,您一生著述颇丰,教诲深远,不知您怎么看现今的教育体系?”
鲁迅(温和一笑):“哈,说起教育,我想起了自己求学的日子,那时可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也辛苦得很。现在的教育,确实丰富多样,孩子们知道的东西比我们那时候多多了,只是,有时我觉得,或许他们需要更多的空间去探索和实践,而不只是埋头书海。你看看,孩子们的背包比成人还沉,这‘负重前行’的画面,颇有几分‘战士出征’的味道。但话说回来,他们脸上的笑容少了,眼镜片倒是越戴越厚,像是‘眼镜侠’集合大会。”
我:“您曾留学日本,接触国外教育,这对您有何启发?”
鲁迅(眸中闪烁):“在日本的日子里,我见识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他们对于科学的重视、对个体发展的尊重。我认为,教育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孩子在自然中领悟、在实践中学习。比如《藤野先生》,就是我在异国感受到师生之间那种超越国籍的深厚情感以及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这对我影响颇深。”
我:“您理想中的教育是什么模样?”
鲁迅(笑眯眯地):“我理想中的教育,应当是《故乡》中闰土捕猹的场景,孩子们能在广阔的天地间奔跑而释放天性,同时又能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又如同《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阿长,虽粗中有细,却能激发孩子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是灵魂的滋养,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发展自己的兴趣,成为独特而完整的人。”
我:“那么,面对社会压力,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
鲁迅(意味深长):“孩子们啊,你们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希望。记得《药》里的那句‘你们是吃过人的,将来也会吃人’,这是警醒也是激励,告诉你们要做改变历史的人,而不是重复悲剧。你们要勇敢地追逐梦想,就像《呐喊》中所说的,不断突破,不断前进,因为‘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