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17:49:34 作者:□ 市汪曾祺学校七(15)班 吴蔚 来源:今日高邮
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对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满是向往。其实,我和鲁迅先生一样,也有自己的“百草园”。
小时候常住外婆家,那是一户楼中楼。楼下三室两厅,和普通商住楼无异,不过我们更多时间在楼上。楼上的大露天阳台就是我的“百草园”,它给我的乐趣不逊于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在这个露台,不必说碧绿的小葱、紫红的葡萄、五彩的太阳花,也不必说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蝴蝶翩翩起舞,单是那粗粗的晾衣杆,就有无穷趣味。晾衣杆横搭在露台围栏上,高度刚好是小时候的我一跳脚就能抓到。每次我双手抓住它晃荡,外公外婆就为我加油、计时,当时的我感觉像奥运冠军般威风。后来晾衣杆被拿去搭葡萄架和黄瓜架,我不能再把它当单杠,便开始观察黄瓜与葡萄。绿叶随风舞动,生机盎然,我常能在绿叶中发现背着壳的蜗牛,总会情不自禁哼起《蜗牛和黄鹂鸟》。穿过黄瓜藤的“层层密林”,便是乌龟缸,里面有“山”有水。无聊时,我会把爬上“山”晒太阳的乌龟抓出来,看它费力翻身,如此反复。
夏天酷热,乌龟不露头、花草没精神时,外公不知从哪弄来一张巨大的黑色纱网,固定在露台四角,形成黑色天幕,于是太阳没那么热了,花草又恢复了生机。傍晚的露台更热闹。没了暑热,伴着晚饭花的香气,我们在石桌上吃晚饭。我最爱晚饭花,它生命力顽强,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说“它几乎是不用种的”。我们只是随意丢了几粒种子,第二年就开花了。吃完晚饭,外婆到露台一边的水池洗碗,而外公便去厨房拿来剪刀,爬上墙角。这时候的我不用使唤就屁颠屁颠地主动拿来一个小盆,站在外公身边举着,等着他剪下葡萄放进去。捧着宝石一样的葡萄,连皮塞入嘴里,一咬牙,“嘭”,酸甜的汁水在口中爆开,甜香弥漫,美妙极了。
冬天的露台平常没什么好玩的,下雪就不同了,一脚踏出去“咯吱”作响,我最喜欢听这个声音。还有更有趣的,吃饭的圆形石桌上厚厚的积雪像极了超大的生日蛋糕,蓬松柔软。
我和鲁迅先生一样,也因学业离开乐园,搬到学校附近的新家。最近一次回那露台也是两年前了,露台上除了空荡荡的乌龟缸和长得张牙舞爪的杂草,再无其他,但它带给我的童年乐趣却永不磨灭。
指导老师 黄亚雅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