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13:41:23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近日,赵健的读书日记账号又一次推介位于苏州纽家巷的文学山房旧书店。这家老字号的旧书店主人叫江澄波,今年一百岁了。前不久知名博主赵健带着孩子前去探望江老,祝贺江老百年华诞,场景温馨动人。
文学山房旧书店专卖旧书,江澄波从父辈手中接续,经风历雨,见证岁月,初心不改。这家书店曾来过章太炎、叶圣陶、钱穆等大师,几十年专注旧书的收集、整理、修补。江澄波先生多次给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捐赠珍贵书籍,有的还成为镇馆之宝。江澄波还热心传播古籍修复技法,全国大部分古书从业者都是他的学生。短视频中的江先生精神矍铄,对赵健的再度来访十分高兴,江先生的一席话,让人感到深藏其内心的书店情结。他说,“书店是一座城市的眉毛,眉毛长在脸上,不是重要的五官,但若少了这两道眉毛,再漂亮的脸蛋也会显得美中不足。”仔细品味江先生的肺腑之言,能找到他一生坚守书店这方天地的答案。在苏州纽家巷那棵高大的玉兰树下,文学山房书店像一位世纪老人,静静地立在路旁。虽说一百岁的江澄波和他的旧书店人书俱老,但书店有光,老者有志,成了一道温润人心的风景。江先生创作的《书船长载江南月》,讲述他和书店的故事,展示了一位孤独但坚定的文化行者的立体形象,令人敬佩。
随着网络书店、电子阅读的兴起,实体书店受到冲击和挑战,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如何与时代一路同行,在保持特色的同时,积极探索经营新路,守住书店的那束光亮,成为十分严峻的课题。近两年,一些城市的部分实体书店相继闭店歇业,还有一些知名书店陷入经营困境,有的实体书店通过举办论坛、书展、画展和销售咖啡饮品等组合经营,寻求经营与人文理念的平衡,留住实体书店该有的体面与颜值。实体书店当下的现实状况告诉我们,经济发达一线城市的知名实体书店仍然闪烁着“人文”灯火,如北京中关村三联韬奋书店、西单的钟书阁、藏在胡同里的正阳书屋,上海虹口商务印书馆1925书局,苏州平江路一带的十方书屋、初见书房等。实体书店是城市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每个城市都应该给书店留一束光,由此可见江澄波先生毕生坚守的意义所在。据悉,纽家巷修路时,特意对文学山房旧书店门前进行了基础设施完善。这是对江澄波这个坚守者的宽慰与致敬,也是对文化的敬仰与敬畏。
书店有光,城市便多了一分诗意。书店是一座城市的人文灯火,参与并构成一个地方的精神生活。那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特色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景象,也体现着城市的文化脉象。被称为“旧书业活字典”的文学山房旧书店俨然是苏州的一道文化光亮与特色风景,温润人心,温暖四季。感谢江澄波先生,他的执着与驻守,让我们看到文化品质与文化自信,难能可贵;感谢赵健博主,这个被央视媒体推介的年轻人,专注历史文化,致力传播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书店是阅读的纽带,阅读的空间,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温暖的书店是城市之光,书店有光,城市愈发光彩照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