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如何在企业与职校学生之间构筑合作平台

2006-12-08 00:00:00    作者:姚静    来源:今日高邮

焦点一: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最近报道,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目前还是以制造业为主,加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促使很多本科大学生重返职业技术学校(中专)去进修热门专业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很多技校学生,特别是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一跃成为最吃香的实用性人才。
焦点二:我市“双节”期间,又一大批签约项目落户我市开发区,欣喜之余,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开发区负责同志不断去外省外市为企业进行人才招聘,以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焦点三:年底将至,跳槽又成了眼下最热门的词。不少打工者开始张罗着找新“婆家”。记者从市劳动部门了解到,扬州蒙赛尔、兆康制药等一批企业已纷纷向本土乃至外地打工者抛出了“绣球”,企业又将掀起另一轮招工热潮。
用工紧,用工难,已经成为企业最为头疼的大事。那么,我们的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市的职校有没有能力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近年来,我市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又去了哪里?

企业对职校生的态度

在用工上做到花钱少、效益高,这是绝大部分企业主的愿望。但是在高邮目前的用工问题上,似乎就有点行不通。前段时间我市服装行业曾出现以优惠条件抢挖职工的事情。现在最让老板头疼的就是除了怎样招来员工,还要想法不让现有在聘人员跳槽。以前企业在招工时会考虑工作经验和年限,由于现在招工难,因此,很多企业老板笑称“只要能喘气就能用”,企业要找到符合用工条件的人就真的这么难吗?
     记者从开发区了解到,其实我市的很多企业都愿意招收职校的毕业生,因为这样既能节约招聘成本,在专业技术方面又能得到保障。对于服装生产企业而言,缝纫工只需稍加培训就可,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相对社会人员而言,学生的素质要高一些。但是,真正能和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的职校生却又微乎其微。一些企业指出,职校生往往存在一些片面认识,那就是在有好高骛远的念头,很多学生想到大中城市或发达地区去闯一闯。一些本地企业花了力量去栽培这些职校学生,到头来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职校生缘何“孔雀东南飞

据统计,每年从职校毕业的学生就将近700人,其中,留在本市的仅占20%左右,去外地发展的占到80%左右。那么,在高邮经济快速发展、高邮企业大量需要工人的情况下,是什么原因使得大批职校学生外出打工就业?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一批学生中,2005届计算机专业的小吴同学的观点颇受很多同学的认同。她告诉记者:“毕业后我不会选择留在高邮,因为企业用工时间长,工作量大,节假日不按规定放假,而且工资很低。”小许同学则认为,“我们这个专业在外面就业机会很大,既能适应各种企业,又能适应研发单位,前几届很多同学在外面都找到了很不错的单位,而且还按规定交纳保险。在高邮发展前景太小了。”并且小许同学还举例告诉记者,刚毕业时在苏南工作大约是1200元左右,在上海大约是1700元左右。此外,也有一部分学生抱着年轻就应该出去闯一闯,见见世面的心态,而不愿意留在高邮发展。
不难发现,企业不按劳动合同用工,不能按时签约,待遇普遍偏低,是职校学生最为敏感的问题,也是将学生与这些企业隔开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由于地处偏僻,缺乏企业文化,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是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的原因之一。记者从我市的其他几所职校也了解到,学校所设专业均以机械类工种为主,对于我市的劳动力市场来说,是供大于求。由此可见,专业不对口,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也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愿意留在家乡发展。
据市职教中心的刘久胜副校长介绍,市职教中心以数控、电子、计算机等机电专业为主,所设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非常适合在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需求。为适应我市经济的发展,高邮职教中心今年新添设了服装设计专业,以适应众多服装企业的用工需求。

企业与学生寻求合作共同点

记者从市开发区以及劳动就业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企业最缺乏从事服装行业的人员,如设计师、缝纫工等,其次是一些机械类、电子类人才……
市一洋制药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年前由职校送往公司的实习生目前都已经送到韩国去进修了。我们对这些学生的工作态度十分满意,所以才培养这些学生。”
毕业于数控专业和电子专业的小张和小陈目前在车逻镇中英合资的扬州市百仕德工艺品有限公司上班。他们告诉记者,毕业后他们是在老师的推荐下走进这家企业的,虽然专业不对口,然而很幸运,不久他们就从生产流水线调到了办公室工作。现在每月都能有千元左右的工资,而且还可以享受一切福利待遇。该公司的张主任说,他们公司不需要太专业的人才,但一定要高素质的人员。他认为,市职校的这些学生总体素质非常好。小张对于自己曾在苏州某单位的实习还记忆犹新。小张说:“外面的企业很大,员工也很多,就算自己再努力也很难被赏识。而且在外面的开销也很大,不适合长期生存。”其实外出打工的学生中将近60%的人往往会因为购房、结婚等实际问题而重返高邮就业。
职校的学生们希望企业能够一切按照劳动法规办事,能够尊重他们的劳动付出,同时也能够享受到他们应该享受到的合法权益。 对于我市众多用工企业来说,员工的技术可以后天培训,素质才是最重要的。任何企业都不欢迎眼高手低、没有付出先求回报的学生,但是招工企业也绝不会轻易放弃有素质、有技能、勤奋踏实的求职者的。
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真诚合作,这不仅仅是对打工者的要求,而且也是企业留住人才最好方法。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