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千年古城“烟火气” 浸润美美“幸福年” ——八方游客赞叹“高邮真好!”

2025-02-04 20:06:41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刚刚过去的乙巳蛇年新春佳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高邮处处氤氲着“幸福年味”,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探寻。这年味里,透着浓浓的“历史文化”味、“水乡灵动”味和“人间烟火”味,让高邮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气质,再次线上线下火爆“出圈”。

在这里,古老砖瓦诉说着千年邮文化故事,诱人美食令人陶醉其中,民俗文化表演精彩纷呈,名人故居让人心驰神往,热情待客之道更是让人连连称赞“高邮真好!”据统计,除夕至初七,全市共接待游客83.96万人次,同比增长33.48%;接待过夜游客3.86万人次,同比增长24.5%;全市各景区、酒店、文娱场所共实现营收3773.13万元,同比增长72.47%。

景观多元魅力足——“高邮既有历史古迹又有自然景观,选择性大。”

大年初一上午九点,高邮运河·盂城驿街区内已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市民和游客们拖家携口,赶赴一场新春的大集。“祝大家新春快乐, 阖家幸福,欢迎你们来高邮过年!”当天上午,市委书记田醒民来到运河·盂城驿街区,向游客送上新春祝福,询问他们在邮旅游的感受,并现场向外地游客推介高邮文旅。“高邮服务好!”“高邮城美!”“高邮人好!”来自上海高朋国际旅行社150人的“过年团”游客们一拥而上, 争着为这次的行程点赞。上海游客顾鸿福与爱人一同报名了“过年团”。“时隔多年再来高邮,这里变得更美,可玩的地方更多了。”顾鸿福告诉记者,此次高邮行,他们看民俗、赏好景、品美食,对高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来高邮总要看美丽的高邮湖吧!夕阳西下,高邮湖面上悬挂的“咸蛋黄”,为湖面染上一层金黄,渔船在湖面划行而过,激起层层涟漪,与落日余晖交相辉映,美得令人心醉。这是来自西安的游客李丽的观景感言。她告诉记者,她和家人一路从西安自驾而来,大年初二天气较好,就驱车到高邮湖畔。“这里有一种很辽阔很美的意境,让人能够静心去感受。”李丽笑言,难怪高邮文人多,高邮的美景给文人们提供了很多创作灵感。

为了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今年高邮文旅更是“火力全开”,深入挖掘高邮地方特色文化,以点成片,推出了第六届“好事成双·新春大集”,打造了11处别具特色的“行大运”主题打卡点,各大景点、展馆都推出了众多特色文旅活动,看非遗、赏民俗、听戏曲等深受游客青睐。 无论是热衷于历史文化的游客,还是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在高邮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项目,也因此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们。

“人间烟火”滋味好——“在这里,每一口都很满足。”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暖心又暖胃。高邮不仅历史文化悠久,美食也是闻名遐迩。记者了解到,不少游客也是因为高邮独有的“双黄鸭蛋”、阳春面、蒲包肉、汪豆腐等美食而特意选择高邮作为旅游目的地。

南门大街小吃众多,成为外地游客们旅游打卡的热门地之一。夜幕降临,经历了白日的喧嚣,南门大街的热闹并未消散,街灯一盏盏亮起,将古朴的建筑映衬得格外温馨而迷人;灯笼高挂,红灯闪烁,为整条街道披上了一层节日的盛装。沿街摊位和店铺里,各色传统年货琳琅满目,蒲包肉、豆腐脑、糖葫芦、糯米藕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游客们或三五成群,或携家带口,漫步于石板路上,欣赏着两旁的店铺,挑选着心仪的手工艺品,品尝着各种特色小吃。

“我第一次吃蒲包肉,没想到这么好吃,味道真是鲜美极了。”“这个蒲包肉真特别,蒲包的包裹增添了一层特殊的香气和口感,真不错!”……从南门大街北入口处进入,一家蒲包肉店生意火爆,门口排满了游客,不少游客在买到蒲包肉后,迫不及待地当场品尝起来,还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来自南京的游客徐娟告诉记者,她是从汪曾祺小说《异秉》中了解蒲包肉这一美食的,此次来高邮,特地来尝一尝。她还购买了一些蒲包肉,准备带回家给亲戚朋友品尝。店老板曹红虽然忙得手脚不停,但她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边忙边向游客介绍蒲包肉的特色和制作工艺。曹红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南门大街的游客比往年多,一天下来,营业额能达到大几千上万元。

热气腾腾的包子、口感细腻的阳春面、滑嫩可口的豆腐脑、细沙流油的双黄鸭蛋……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实实在在满足了游客们的味蕾需求,也让他们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拉近了与高邮的距离。“这里每一家小店、每一道小吃,都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让人在流连忘返中,收获了一份难忘的记忆与体验。”来自兴化的游客刘晓蓉感慨道。

温馨服务暖人心——“高邮人真好,下次我们还会再来。”

城市不仅要高度,更要有温度。春节期间,高邮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希望来的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温暖。

因为一个人,喜欢一座城。春节期间,汪曾祺纪念馆,每天都迎来送往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我自己比较喜欢阅读,特别崇拜汪先生。此次春节假期,我带着孩子一起特意来到高邮,在领略高邮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汪老笔下的文学世界。”来自上海的游客卢靓告诉记者,她还预约了免费讲解,让孩子更加深刻地去了解汪老和他的作品。据悉,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汪曾祺纪念馆特地安排6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春节假期为游客们提供免费讲解服务,获得了游客们的一致点赞。

在汪曾祺纪念馆一隅的汪迷部落工作室,春节期间也敞开着大门,每天都有志愿者值班值守,只为不错过任何一位前来探访的读者。大年初二,浙江金华文学社会员王庆趁着过年带着妻儿回到家乡高邮,与汪迷部落的成员聊天。看着屋外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王太感慨道:“有这么多人来了解汪老的事迹与文字,来了解我们高邮,我真的非常高兴。”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除夕晚上,在得知许多外地游客想燃放烟花时,高邮民警主动引导游客前往禁放区外指定区域,燃放完后又将游客们安全护送至酒店,让游客们大为感动、倍感温暖,他们纷纷表示:“高邮真好!明年我们还要带着家人一起来高邮过年。”

本版图文  翁正倩 杨晓莉 郭萌 王冰彬 王林山 尤炳元

通讯员  黄大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