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邂 逅 “ 季 花 ”

2025-03-24 19:23:46    作者:□ 丁鹤军    来源:今日高邮

“鳜鱼吹起桃花浪”,“桃花流水鳜鱼肥”。白鹭蹁跹,桃李初秾,春水初生,季花肥美。

季花,是故乡里下河一带对鳜鱼的称谓,属于一种优质淡水品种鱼,嘴大牙利,身扁尾短,腹部宽阔,有许多不规则暗棕色或黑色斑点和斑块,生性凶猛,捕食小虾活鱼。刺少肉细,丰厚坚实,堪称鱼中佳品,在鱼鲜品类繁多的故乡,季花也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佳肴,是酒席上的压轴大菜。

季花虽然名贵,但在早年的故乡是常见易捕的。现在野生季花少了,市场上出售的季花基本都是鱼塘里人工喂养的,与过去野生季花的味道迥然有别。小时候,我去了大姑妈家就不想走,享受着一份明媚和绵长的厚重亲情,一份温暖和自由的静好岁月,每天泡在河汊沟渠抓鱼摸虾,其乐无穷。第一次邂逅季花,是我与二表哥拿着蹚网子在草粪塘里蹚鱼,寻摸给贫瘠的生活多一份鲜美的加餐,却意外蹚到一条肥硕的季花,在网里东蹿西撞,活蹦乱跳,我狂喜不已,急不可耐伸手抓鱼,哪知手被刺破,鲜血直流,疼得我歪嘴裂齿,叫苦不迭。大姑妈心疼我,赶紧把这来之不易的季花剔肠洗肚,在鱼身两面表皮斜划两刀,用大火烹煮,文火慢熬。吃饭的时候,大姑妈把一半的鱼肉单独盛给了我,品尝这道凝聚着亲情和爱心的季花汤,鱼肉醇厚,丰腴滑嫩;鱼汤粘稠,白泽如奶,细腻的鱼肉和香醇的鱼汤交织在一起,几十年过去了,那味道仍在唇齿间飘荡,成为心中一抹永恒的温柔。

入伍到了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水资源严重匮乏。平时,连鱼腥味也难以闻到,更别说鲜活的季花了。军校毕业后,有缘与三晋饭庄的老板刘耀相交相识,我们习惯称呼为二哥,当时他经营的三晋饭庄还是个小饭店,但经济实惠,生意爆棚,逐步扩大升级,小酒馆看齐大酒店。三晋饭庄二部因在我所驻部队附近,开业前,二哥特邀我品尝新增菜品,其中就有清蒸鳜(季花)鱼。生长农村,又封闭军营,我实属井底之蛙,固守狭隘,一直以为季花只有烧汤的唯一做法。清蒸的季花保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蒜瓣肉肥美,口感嫩滑,鱼刺整齐,惊喜在舌尖,思乡的情愫悄然滋生。

穿梭在大小饭局,也知道了不少以鳜鱼为主要食材的经典名菜,如外皮酥脆,内里鲜嫩的“松鼠鳜鱼”;“臭”气弥漫,香味撩人的“臭鳜鱼”;色泽红亮,酸甜适中的“醋溜鳜鱼”……菜属当地,味在四方。儿子做的“孔雀开屏”似乎更胜一筹,再度邂逅季花,让我心生欣慰和欢喜。

沈兄和我同一师门,从乡镇领导工作岗位退居二线后,梦想不息,亦领风骚。承包、开发鱼塘养起了季花,虽是半路出家,却是如鱼得水,成为同行的翘楚和佼佼者。2024年的春节前夕,他快递来二十来条等斤的季花。儿子还是在校的大学生,放假于家,扎上围裙下厨房,一展身手。借鉴孔雀开屏的做法,将故乡游来的季花从鱼背到鱼肚方向分开,薄厚均匀,鱼肚子处相连着,鱼头鱼尾相立,摆盘精致,颜值担当,云霞缤纷,恰似开屏的孔雀,赏心悦目,寄寓着富贵有“鱼”的美好祈愿。

邂逅季花,烹饪百般花样;一方水土,蕴含万朵风情。季花,寄托着绵绵乡愁的味道、承载着血浓亲情的温馨、咀嚼着真挚友情的厚重。

(丁鹤军,男,1971年12月出生于高邮三垛镇,现供职于山西省公路局 )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