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师者如炬 众行致远

2025-09-09 18:18:31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王万祥:万千热爱凝成师者担当

新学期伊始,高邮中学里处处洋溢着忙碌而充满活力的氛围。8日下午,该校党政办副主任、高一(12)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王万祥刚结束语文课,便匆匆返回办公室批改作业。“开学这段时间几乎都是连轴转,早自习、上课、班会、批改作业,晚上还要盯晚自习,每天都忙碌而充实。”王万祥笑着说道,言语间透露着从容与热爱。

今年42岁的王万祥,自2010年从扬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便投身于高邮中学的语文教育事业,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凭借始终如一的热忱与不懈的付出,他先后荣获“扬州市高中教育先进个人”“扬州市百名师德模范教师”“高邮市高中教育先进个人”“高邮市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

面对新高考改革的趋势,王万祥敏锐把握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学科的工具性与融合性,积极践行“大语文”教育理念。他在课堂上增设演讲稿写作、议论文思辨等实用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强调“文史哲不分家”,在教学中融入历史背景与哲学思考,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核心素养。此外,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话剧表演、爱国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让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至生活,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激发潜能、全面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王万祥特别注重循序渐进。新学期授课时,他选择从学生更易接受的现当代诗歌切入,引领学生品读郭沫若、戴望舒、徐志摩等名家作品。讲解过程中,他适时穿插文人轶事,让课堂氛围活跃而富有感染力。待学生逐步适应高中学习节奏后,再引入古诗、小说和文言文等更具深度的内容。

今年暑假,高邮中学与南通市海安中学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办学项目,旨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从合作方案的拟订、教师每周赴海安中学学习安排,到两校交流活动的组织协调,王万祥始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尽管教学任务与党政工作叠加,格外繁忙,但他对学生始终事无巨细、关怀备至。新生入学时,他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逐一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与学习需求,为因材施教做足准备。他还善于把握“开学第一课”“九三阅兵”等重要教育契机,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与班级凝聚力。记者 郭萌

王立中:三尺讲台上的“创新密码”

“春秋时期,诸侯相继称霸,‘春秋’这一时代名称,便源自孔子所编的《春秋》……”4日上午,当记者走进高邮市第一中学历史老师王立中的办公室时,他正端坐桌前,全神贯注地打磨备课PPT,指尖在键盘上轻敲,将知识点与教学巧思融入每一页幻灯片中。

作为扎根教坛33年的“老园丁”,王立中深耕历史教学,兼任班主任,将“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信念贯穿职业生涯。从 1992年大学毕业被分配至八桥中学,到2002年调至高邮第一中学任教至今,他在三尺讲台上完成了一场跨越时代的教育接力。学生从“70后”到“80后”,再到如今的“10后”,变的是青春面庞,不变的是他满溢的爱心与沉甸甸的责任。

时代更迭,教育方法需创新。王立中深知,如今的孩子见识广、思维活,传统教学和管理难以打动他们。7年前,他赴南通交流学习,接触到“班级学习小组”模式,回校后迅速结合班级实际落地。他将全班学生按成绩均衡分成8个小组,取先锋队、梦之队等富有活力的名字,每队设计专属队旗,制定详细的小组积分考核细则,涵盖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并进行量化考核。每天公示积分,每周班会课表彰授旗,每月对小组积分进行汇总,排名靠前的小组获零食、学习用品等奖励,暂时落后的则表演节目“小惩罚”。“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团队意识,让学生互帮互助。” 王立中笑着说,成绩优异的学生主动帮扶,基础薄弱的学生逐步进步,班级学习氛围愈发浓厚,这模式也成为学校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的典范。

从教33年来,王立中累计担任10多年高三班主任,每天盯早读、查晚修,耐心解答疑问,细心关注学生心理状态。今年刚毕业的许同学曾一度不愿到校、上课不认真,王立中没有放弃,一次次谈心,帮他梳理学习计划、缓解压力。最终,他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被盐城师范学院录取。他所带的文科普通班,全班31人参加高考,仅2人未达本科线,9人过重本线,亮眼的成绩单是他默默付出的回报。

多年的耕耘让王立中收获诸多荣誉。2019年,他所带的高三(18)班获评扬州市先进班集体,他本人被评为扬州市高中教育先进个人;多次荣获“扬州市高三历史教学先进工作者”“高邮市师德先进个人”“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王立中总是笑着说:“孩子们健康成长、实现梦想,就是我最大的荣誉。”记者 杨晓莉

吴廷莉:用心点亮每颗“星”

4日上午10时左右,阳光洒满南海中学,学生们正列队前往操场做早操。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在校园中激荡回响。与此同时,在教学楼内,初三英语老师吴廷莉正全神贯注地为学生批改作业,时而因学生的错误而眉头微蹙,满心忧虑;时而又被精彩的解答所打动,轻轻点头。

41岁的吴廷莉,自2007年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便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踏入南海中学,成为一名英语教师。2008年,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她开始担任班主任。

刚做班主任时,年轻的吴廷莉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在她的班级里,鼓励是主旋律。课堂上探讨、课后活动,学生们都能自信响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吴廷莉常对学生说:“在老师眼里,你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为助力学生进步,吴廷莉坚持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目标。班上王同学成绩欠佳,但体育天赋突出,是体育特长生。吴廷莉敏锐发现其闪光点:体育训练中给予专业指导,学习上鼓励他制定合理计划、逐步提升。在她的悉心帮扶与耐心鼓励下,王同学重拾学习信心——体育比赛屡获佳绩,文化课成绩也有所提高,最终顺利考入理想高中。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第一时间买花送给吴老师表达感激;看着学生的成长,吴廷莉也满心欣慰与自豪。

吴廷莉同样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力以赴。她提前精心备课,认真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并搜集相关教育视频;课堂上,她注重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将英语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以丰富学生体验为核心,营造趣味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与探究,让学生真正享受外语学习的乐趣。自任教以来,她所带班级的英语成绩每学期均位列年级前列。在教学中精益求精的同时,吴廷莉对学生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她坚信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与潜力,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始终用心发掘并引导,助力他们成长为有用之才。今年她所带的毕业班亦取得优异成绩,回顾这三年,她几乎每日驻守学校与班级,陪伴在学生身边,及时为孩子们答疑解惑、疏导情绪。

十八年的教育生涯,吴廷莉用坚守与奉献,培育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诠释了“育人传馨香”的深刻内涵。谈及未来,吴廷莉坚定地说:“只要我还站在讲台上一天,我就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的课堂上有所收获,都能成为闪亮的星。”  记者 东方

周晓燕:用爱浇灌“田埂小苗”

“来看大屏幕,哪位小朋友能说说小刺猬和苹果的关系呀?”“我知道!我知道!” 4日上午,在界首镇幼儿园中一班的教室里,提问声刚落,孩子们便高高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抢答。这生动的课堂场景,正是乡村教师周晓燕二十一年扎根幼教一线、用心浇灌的缩影。

今年46岁的周晓燕,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乡村幼教事业。从初入行业的“小白”,到如今独当一面的年级组长,她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用细腻的耐心、温暖的关爱,成为孩子们眼中的“周妈妈”,也赢得了家长们的信赖与称赞。

乡村幼教之路从来都非坦途 ——这里留守儿童占比高,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也相对滞后,与他们沟通往往要多费几倍功夫。但即便面对这些现实困境,周晓燕对幼教事业的热情,却从未有过丝毫消减。“乡镇的孩子心眼实、性子纯,就像田埂上的小苗,更需要有人稳稳托住,帮他们长直、长壮。”周晓燕的话里,满是对孩子的疼惜。

让周晓燕最有触动的是一名叫小存的男孩,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日常由年迈的奶奶照顾。刚入园时,男孩不仅语言能力弱,还因缺乏引导格外调皮,有时会打乱课堂秩序,甚至无意间碰伤同学。周晓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的孩子不是‘调皮’,而是需要更多关注。” 她便一次次利用下班时间上门家访,了解孩子的日常;在幼儿园里,更是每天特意抽出时间,和男孩一对一聊天,倾听孩子的心声、记录他的成长点滴。三年时光里,孩子一点点蜕变——从不会开口说话到能简单交流,从无视秩序到主动向老师问好,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让她真心为孩子的成长感到开心。“这样的孩子更需要用心托举。” 周晓燕向记者说道。

“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很琐碎,喂饭、穿衣、梳头发,每件事都小得不值一提,但正是这些小事,一点点拼凑起孩子的成长。” 周晓燕笑着说,自己最大的成就感,就藏在孩子的变化里、家长的认可中。

在守护孩子成长的同时,周晓燕也从未停下自我提升的脚步。她牵头带领团队构建“三级教研体系”,全力推进“课程游戏化”改革,还结合当地特色,挖掘生活中的教育素材,执教的社会活动《家乡的高铁站》,让孩子们在模拟高铁站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习社会、科学等知识。这一课程不仅深受孩子们喜爱,更在扬州市级评选中斩获一等奖。记者 韩静芸 翁正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