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一张报纸的万里奇缘

2025-09-11 21:50:42    作者:□ 姚维儒    来源:今日高邮

8月28日下午两点,国际电信联盟原秘书长赵厚麟在微信上给我转发一份《北京青年报》的图片,并告诉我:“今天在飞机上看到了这张报纸。”当日22点他在微信上与我说:他受邀于25日至27日在深圳参观考察,并分别参加两场会议,28日将返回日内瓦。

八月的深圳,热浪还未完全退去。赵厚麟在此参加完国际会议后,于8月28日搭乘航班返回日内瓦。机舱外云海翻腾,舱内安静祥和。他随手拿起一份《北京青年报》,不经意间翻到了一篇题为《汪曾祺难忘的草炉烧饼,到底有啥附加值》的文章。目光扫过作者姓名时,赵厚麟不禁会心一笑——原来是高邮中学老同学姚维儒。时光倏忽倒流,青葱岁月浮现眼前。尽管行程繁忙,此刻他却沉浸在这篇充满故乡情怀的文章中,一字一句读得仔细。“草炉烧饼”,这个带着高邮印记的寻常食物,经由汪曾祺的文字和姚维儒的解读,焕发出别样光彩。赵厚麟读罢,特地将报纸仔细折叠,收进行李中。这份载着老同学文字的报纸,随着他飞越重洋,跨越国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陪伴他走访多个国家。

9月1日凌晨,赵厚麟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白天参加了一些活动,晚上接受“世界通信管理论坛”创立25周年表彰奖(他是该论坛创始人之一)。2日凌晨,他又马不停蹄地离开利雅得,前往沙特西部城市吉达换机返回日内瓦。

9月8日下午赵厚麟告诉我,他刚刚抵达香港参加一场会议,并接受了一个名誉主席称号。10日上午将回到高邮看看。他11日去扬州,12日将参加扬州对外友协换届大会(他是扬州对外友协名誉会长),晚上经上海离境回日内瓦。10日午饭后有一个多小时的空档,便提出到汪曾祺纪念馆与汪迷部落文学社的几位文友聊聊,然后去文化研究院与倪文才他们聊聊,最后参观一家企业。他嘱咐我与市文联主席赵德清联系一下。下午1点30分至3点之间可以顺便把那张北京的报纸带回来给我。

赵厚麟这次回国参加会议,特地将这份已经陪伴他周游多国的报纸赠送给我。在报纸空白处,他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和时间地址,为这段奇妙的缘分留下见证。在汪迷部落文学社会议室内,赵厚麟与我们谈汪曾祺,他说到了汪曾祺纪念馆和汪迷部落文学社就算到了家。前些年,他得知我担任汪迷部落文学社社长,非常高兴,回到高邮时就写下“我也是汪迷”赠送给汪迷部落文学社,勉励大家做好宣传汪曾祺、宣传高邮的工作。近两年,他只要有时间回高邮,都尽量安排时间与大家座谈交流。这一次座谈会结束,他又欣然写下:汪曾祺是高邮的骄傲,宣传汪曾祺怎么努力也不为过!汪迷部落文学社宣传高邮乡贤汪曾祺的工作值得点赞!向为宣传汪曾祺的乡人表示崇高敬意!

一张普通的报纸,因同窗之谊而变得不普通;一篇文章,因跨越万水千山的传递而价值倍增。这不是简单的报纸传递,而是岁月洗练后同窗情谊的温暖延续,是成功人士不忘初心的人格写照,更是文化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默契与尊重。

在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这种纸质媒介的亲手传递,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令人倍感珍贵。赵厚麟的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对老同学文学创作的支持与欣赏,更展现了文化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相互尊重。

这份飞越万里的报纸,见证着时光流转中不变的情谊与文化的传承。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