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朴素无华的大理石

2011-01-03 00:00:00    作者:北海    来源:今日高邮

——读张纯玉的散文有感

我读张纯玉的散文,突然想起“大散文”概念。中国是一个文学大国,也是散文大国。读张纯玉关于父亲的散文,文章朴素、自然,一个老实、善良而勤劳的父亲,在文章里“立起来了”。我感觉他笔下的“父亲”,语言木讷、嘴笨,不多言语,但勤劳、善良和手巧。一个三岁失去父母的孤儿,跟姨娘长到八岁,就到地主家放鸭、鹅,学会编席、打鱼,织草鞋,造一个草屋,娶回作者的母亲,把四个儿女养大。张纯玉笔下的父亲,写了我们高邮水乡的青年“闰土”、中年“闰土”和晚年“闰土”。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在夏天的深夜的月光下,挥动铁叉猛地剌向獾。张纯玉的父亲,带着幼小的他到荡里抓鱼,“不到一小时的工夫,鱼篓里便装满了活蹦乱跳的鲫鱼、黑鱼”。他的结尾抒情:年少的我躺在船头上“看蓝蓝的天,一大朵一大朵棉花一样的悠悠白云,看一群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听耳边流水哗哗,芦苇上鸟鸣啾啾,那一幕场景,已成为我们父子生涯中最幸福的记忆了”。可以说,散文《父亲》的结尾,就像巴金早年的散文名篇《鸟的天堂》结尾一样的优美而感人至深。我为什么讲“大散文”三个字,张纯玉他写父亲,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写,看起来是短小散文,连起来读,就是一篇关于“父亲的大散文”。

特别要说的是,张纯玉关于乡村题材的散文,有的写得很深刻的,不仅有艺术审美的价值,有的文章还有人生与人性的教育意义。如《摆架子》,不仅生活气息浓烈,讲了今日农村趣事,还宣传了“计生”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有文化的二媳妇,把思想落后的公公说得无话可说,“前辈又不是优良品种,你家二儿子种的茄子想收辣椒,想得美”、“都生儿子上哪儿去讨老婆”。散文就是散文,《摆架子》在让人阅读心情畅快的同时,用一种暗示,艺术地宣传了人类生殖繁衍的科学知识与计生国策,同时保持散文艺术的欣赏性,这是很难得的。《老君子》,叙述了一个乡村老人诚信经商的故事,杂货店很小,但诠释了最重要的为人处世经验,老君子青年、中年时代诚信为村民杀猪谋生,晚年诚实开店薄利多销也取得成功。张纯玉的《老君子》,不仅故事、情节和语言写得好,而且是给初次踏上人生之旅的青年人的“人生教科书”,诚信是学手艺、经商的最重要的基础。但张纯玉写得很有感情,默默地把“诚信”二字,藏在故事的背后,让读者慢慢领会《老君子》的美感与默化功能。《老酒鬼》也写得好,第三生产队史队长,应该说是个好队长,“每年生产队的稻子、麦子产量在全村最高”,可他嗜酒,结果毁他一生英名,临终在破草屋只能给子女留下“一排排东倒西歪的空酒瓶”。还有《没上没下》、《活蜡烛》、《公媳趣事》等篇,虽说是短小散文故事,内容意味深长,特别是《爱小》、《跟屁虫》两篇教育意义深刻,解剖爱占小便宜的人和靠跟着队长会计跑腿吃轻松饭的人的“人性弱点”,因为贪小利,因为想通过做跑腿干点轻活,毁了自己的一生的幸福。上面九篇乡村题材的短小散文合起来,若取名“乡村纪事”九章,也是一篇农村题材的大散文。还有《一个老兵的深情呼唤》、《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一生》、《光荣花牵我一生缘》、《谎言》、《学唱戏》五篇都和张纯玉本人部队生活有关,无论在艺术、思想上都有丰厚的审美内蕴,也是一篇关于“老兵真情呼唤”的大散文。

可能有人会说,张纯玉的散文有的是“大白话语言”,这种散文美吗?答:稍有写作经验的人心里都懂,一篇白描式语言的文章,写得生动活泼,是写作中最难的事情。不信,只要读一下赵树理的小说名篇《小二黑结婚》,孙犁的散文自传。你就会相信了,原来,真正的文学名篇文字都是通俗易懂的,让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领略文学的魅力。张纯玉的散文写得相当的好。可贵之处,张纯玉的散文,没有一个重复的语句和情节,这在散文写作中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他的散文短章就像一块块“朴素无华的大理石”(卢森堡语),很是耐读。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