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在古城高邮参加“运河边的老家”征文活动期间,受热心文友相托,转来一部同道中人卞荣中创作的散文集初稿《碎步集》,嘱我作序。我与卞荣中本不相识,然而文友之识未必要面晤,纸上的交流有时少了面子[详细]

2025-01-23 20:03:39

  冬日里,有没有太阳,那些腌咸货的人家,都要把卤水里泡过的鱼啊肉啊挂出来晒,挂出来吹。我一直喜欢打量这些,羡慕人家的富足,也替人家想怎么去吃。其实,我们家除了腌咸货,还风鸡、风鱼。但我总是不能将一根根悬挂[详细]

2025-01-23 20:03:03

  腊月二十四,俗称小年。儿时,二十四夜,要玩火把。稻草扎在树棍上,点上火,庄上几个半大的小伙子举着火把在麦田里疯跑,远远望去,似寒冬里的一条火龙,在乡下旷野里窜来窜去,偶有火苗洒落,又似点点星光。女伢子们,还有[详细]

2025-01-23 20:02:18

  游子对故乡都有着深深的眷恋。这种情感,不曾漂泊异乡的人难以体会。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尽羁旅之愁。汪曾祺先生把对故乡的思念,融入他的作品。只要读过他的小说或散文,便知[详细]

2025-01-22 21:43:28

  我的亲家公李鸿文的母亲倪云卿,有个干儿子叫李宗义。从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李宗义的父母在高邮庙巷口开了一家骡马店。其时,庙巷口一带店铺林立,繁华热闹。李家骡马店是一家可以喂养、寄放牲口的旅店,一时[详细]

2025-01-22 21:42:14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乡间各户有送灶王爷的习俗。  灶王,顾名思议就是灶房之王。现在的孩子,对厨房是知道的,为什么过去称厨房为灶房,有的可能还不太清楚。  过去煮饭、烧菜,燃料是稻草、麦秸、豆秆、树枝[详细]

2025-01-22 21:41:39

  大灶,又称老土灶、柴火灶、大锅灶,是用砖块和泥土砌垒起来的固定炉灶。农家锅灶的大小以铁锅的数量来区分,量词方言为“案”。锅的案数,是与家庭条件、人口数量相关联的。锅灶有四案、三案、两案[详细]

2025-01-22 21:41:11

  长篇散文《父恩》是周荣池的力作之一。写父恩当然要诉说父辈对晚辈的养育之恩,该用的是赞美之词,可通篇读完,文中的父亲与想象中父亲的形象大相径庭。  书中揭示了南角墩这块土地上的善恶与人性,亲情与人[详细]

2025-01-16 19:58:14

页次:1/845 每页8 总数675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热点文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