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4 00:00:00 作者:妞妞 来源:今日高邮
你知不知道,我开始喜欢秋天。喜欢上晚秋的况味。
晚秋。晚秋。单单是轻轻喃喃地念着这个字眼,就已经开始着迷,并下意识地开始搜寻和感知她独有的美。
一直以来,喜欢的是百花盛开明媚妖娆的春日,和茂密丛生繁华热烈的夏季。倾心于竭尽全力办一场盛大演出的樱花季节,也中意那毫无牵绊肆意妄为地开花成海的蔷薇。
她们都极力张扬着生命存在和拔节的姿态。让一切都理所应当地受其感染,精心又洒脱地绽放着潜于身心深处的华丽。
即使心有落寞,也完全隐藏在它们热情浓厚的风光里。不必把少有人懂的伤口显露在外。而且,故事在盛放的时节里黯淡得看不到结局,越发凄美决然。
向来,诗文里的秋天都离不开萧索荒芜、落败寂凉、愁绪灰白。是,秋没有春的朝气炫丽,没有夏的斑驳多姿,也没有冬的安详如水。然而,秋却另有一番意味。晚秋,你需要重新审视走进她。
晚秋时节,翠绿的银杏换了一身古色苍黄之裙,日光经过,满树雄壮,一地乾坤。天空风轻云淡得让候鸟尽享其怀抱,少有暴雨雷鸣艳阳高照的起伏,她只是温暖而不刺眼地释放着缕缕光泽,不争不辩不抢。
她是个内心沉稳却无城府、饱有睿智却不锋芒的哲人,如同最寂静无声的水往往是最深厚的。她是个慢调子的,你也不必匆忙,只需停下来,听听她经过的风,闻闻她一直的歌。你会知道,她无忧的快乐和说不尽的瑰丽。
淡极始知花更艳。花花草草都不再以娇媚葱翠自居,而是成熟谦卑地低向泥土,那么认真虔诚。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历经悲欢故事,而仍旧保持一份简单暖和的心,平淡而山高水深,豪华落尽见真淳。晚秋是不是就是人们阅尽千帆后向对最美的平凡向往的滥觞。
晚秋,就像一位从轻盈娇软的少女,长成热辣爽朗的娇娘,再蜕变成一个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醇婉和顺的女子。不以各种小心思取悦恋人,把爱抓得透不过气来,而是仅仅在恋人的身后,用她最无私的信任和眷恋保持彼此至亲至疏的爱意,百年未央。不由自主地,你就想亲近她,惦念她。因她,你也随着慢下来,静下来,幡然醒悟似地开始仔细观察这悠悠的画卷。
我用深山泉水酿了一坛酒,春夏秋冬各斟一杯。你可否猜到它们各自的味道,你会喜欢上哪一口。春天的爽口,夏天的烈劲,冬天的温和,还是秋天的醇香。抑或是晚秋时开启瓷坛那刻跑出来的丝丝滑腻,第一口淡得抿不出任何种味道,第二口舌尖咋出一丁点的辣味,第三口开始尝到酒香,第四口越发浑厚老醇,第六口味道又开始渐渐淡去。这是一口至 丽之极反若平淡的晚秋美酒。你是不是嘴馋了。
桌面上是张山区乡间的晚秋图片。远处是峰谷棱角平和、连绵厚实的山,一座连着一座,山那边还是山。仍然葳蕤的树林和开始枯黄的树丛搭配得自然天成。山这边,是依旧翠绿挺拔的竹林。竹林下,是白墙黛瓦、溪水流连、炊烟缭绕的村庄。近处是收割完了的田地,留有成堆的稻草、一棵一棵的棉花秆,是调皮小孩玩耍的风水宝地。路的另一边,是青青嫩嫩的蔬菜。
晚秋并不老成,更不死气。那是一种纯熟的温和,一种恢弘的坚定,一种练达的泰然,一种时光的积淀。大凡看到类似古朴耿直厚实的事物,都让我感到同样的欢喜。
如熏久了肉的屋顶,墨黑得让人联想到日子的丰足。如一个满身茶垢的水杯,那是主人走过千山万水的见证。或如一本翻旧了的字典,那是读书人日日学习的快乐。再如景点处破旧朴素的屋檐和巷子,他们是有生命的时光机。
人生在世,是不是也应该如此,走过青葱张狂后必须得成熟起来,容貌也会自然地安顺柔和。不过,并不是圆滑没有棱角,只是更易在坚持自己时又保护自己,证明自己时又不让旁人生妒。晚秋,是一位良师益友。
一个晚秋的午后,闲坐窗前藤椅上,翻着读过无数遍的书,听风低回诉说她美妙轮回的故事。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