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父亲有杆贴心的秤

2010-12-01 00:00:00    作者:王三宝    来源:今日高邮

年已七旬的父亲出门常带一杆一人多高的秤,这杆秤撑开父亲一片晴朗的天空,一个快乐的生活。

十多年前,母亲因病去世,我们弟兄三人觉得父亲太孤单,都要把父亲接过来住,可父亲坚持一人生活,我们隔三差五地去看他,给他带去一些生活上的必需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父亲从悲痛中走了出来,他觉得他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充实自己的生活。他发现我们这里养鱼的人多,给养鱼的和鱼贩之间充当一个中介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他把这个想法告诉我们,起初我们都反对。因为父亲岁数越来越大,养老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不希望他东奔西走。一些朋友和亲戚也帮父亲说话,他们认为,给别人秤鱼,不是什么重活,出去走走既可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又可增加收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在他们的劝说下,我们还是同意了,并到工商局给他办了一个营业执照。

从此,父亲和秤结下了不解之缘。父亲不会骑车,用两条腿走,远一些的地方,鱼贩子就用车来带他。起初他称秤很别扭,现在已是熟能生巧,出网的鱼他一看就知道一条有多重。他的心中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尽量做到公平、一手托两家。有些鱼贩子要父亲在秤上做些手脚,多出的鱼,一人一半,可父亲不答应。他说:“你不要我秤可以,这个昧良心的事我做不到,但我也不会让你的鱼斤两少。”有时鱼贩子价格买亏了,他的手续费也不与他们计较,随便人家给。由于父亲的公平和随和,人们对他的信任度越来越高。父亲先是在本村秤,后来越走越远,到鱼上市的季节还真忙得不亦乐乎。几年下来,父亲像变了一个人,笑容常露,精神常新。

父亲一直住在老房子里,老房子虽说有四间大屋,三间小屋,但年久失修,不成样子。去年我们弟兄三人一合计,拆除旧屋,砌三间新房,院子用混凝土浇制。院子很大,邻居办喜事,在此足足摆放了二十四桌。新房后门朝河,冬暖夏凉。别人看了都很羡慕,父亲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父亲七十岁生日那天,他看到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的快乐场景和融洽的氛围,开心地笑了。是啊,在他的心里,我们何尝不是他一杆贴心的秤?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