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观念”这东西

2010-07-20 00:00:00    作者:何瑞山    来源:今日高邮

前些时候,坊间流传一位美国老太用“房子问题”给一位中国老太“洗脑”的故事。对于美国老太超前消费,中国老太没有为之动容。因为,过日子讲实际,消费也要“靠谱”。

最近,我又“读”到两位老头儿。一位是美国的温斯顿,另一位是中国的谢启祚。温斯顿工作了九十年,百岁生日那天,美国总统授予他“世纪员工”特别嘉奖,洛杉矶交通局用他的名字命名他所在的车务段,创下了美国有史以来员工的最高荣誉。谢启祚是清代乾隆年间广东的老书生,九十九岁时考取了举人。他是中国科举史上年纪最长的人。同是两位老头儿,但人生取向各不相同。温斯顿10多岁时与父亲在俄克拉河马洲的农庄种棉花,干了8年。后来随父亲到洛杉矶平太洋电气铁路公司做门卫。28岁那年,在洛杉矶公共运输部门重新找到工作,负责汽车清洁、维修和加油,在这个岗位上干了70年。他每天接班前15分钟将车停在专用车位上,然后换上工作服,正式开始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每天情绪高昂,从不倦怠。因为工作一丝不苟,当上了车务段维修工长,领导手下11名员工。70年,他从未迟到早退,工作标准要求到了极致。他说,我的车务段是世界上最棒的,我的手艺活是世界上最精湛的,我要一直努力下去。谢启祚出身没落的地主家庭,受孔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把读书做官作为头等大事。屡试不第,屡败屡考。自古华山一条道。他认准考取功名的这条道,迢遥无期向前走下去。考中举人的时候,他还赋诗曰:“行年九十九,出嫁弗胜羞。照镜花生面,光梳雪满头。自知老处女,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拿自已“开涮”一把。

从两位老头儿的人生观来看,美国的温斯顿是为社会贡献在奋斗,是为获得劳动报酬在奋斗。因为美国社会讲效益竞争,企业员工做工好、效益好,那就留用给薪水;如果做工不好,效益低下,就被解雇,丢掉饭碗。说白了,在为“饭碗”拼搏奋斗。中国的谢启祚是为个人在奋斗,是为出人头地在奋斗。因为中国的封建时代,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放在有无考取功名上。人生观就是当官做老爷,因而才有谢启祚这样的毕生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章,为考试活着的人。在我看来,温斯顿是个实干主义者。道理很简单,竞争残酷,有了饭碗就得脚踏实地去干,失业的滋味是不好受的。而谢启祚是个官本主义者。试想,九十九岁考取举人又能怎样?阎王爷的“请谏”已拿在手上,再想干出事业已成泡影。只能用两句话评价他的一生:被人侍候一辈子,什么贡献也没有。折腾了一辈子,只为考中举人。

一次,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孩子这次高考失利,只达到“南航”录取分数线。我说可以啦,上吧。他说不行,起码要上“南大”。原本目标是“北大”,这次考试失手,太丢面子。他决心让孩子重读一年,挣回“面子”,实现目标。这位朋友的观念,我不能苟同。不禁要问,孩子上学是为“面子”还是为就业?如果为“面子”,那就是上给别人看的。不客气地说,为了家长脸上光彩,把小孩作为换取虚荣的“学习机器”,“面子”不回,“马达”不停。如果为就业,那就为现实而学习。名校是学生走向成功的一条途径,但不是唯一一条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无处不风光。说实话,如果重读一年,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考取名校,另一个是“江山依旧”。事实证明,高考是个“遗憾工程”,不可预料。即便考上名校,仅靠名校的“光环”就能让孩子平步青云,成就一番事业?过于理想化了。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是名校,还是普校,都要靠孩子去把握,去努力。先天不足,后天可以补上;先天“名声”再响,后天不努力,也会黯然失色。作为家长,平常心对待孩子高考结果,不要苛求完美,更不能把虚荣强加给孩子。那样会影响孩子人生健康成长的。

“观念”这东西,也要一分为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