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二 富

2010-06-01 00:00:00    作者:姚维儒    来源:今日高邮

二富,庄上一位普通的农民,他识点字,也知书达理,似乎有别于其他农民。他独子,其父亲是个性情豪爽、为人真诚、做事风风火火的人,但耳朵有点背,人称“聋子”。母亲是位瞎子,但极其机灵,也懂事理,家务活竟能张罗一大半。二富的老婆个头矮小,身体也不怎么结实,还常有病,想不到她一抹头养了三个小子。

二富家是个勤劳、和谐的家庭,家里从不鸡争鸭斗,闷头过日子,虽不富足倒也生活得有滋有味。我的知青小屋和二富家仅隔一条砖街,平时差点什么的都到他家拿,劳累了一天回到知青屋,什么都得要自己做,后来我就干脆到他家代饭了,过了一段很舒服且值得回忆的日子。

聋子在生产队用牛,还兼做茅匠,他还有宰牛的手艺,宰牛当然也是偶尔,一年也就一两次而已,因为牛是生产队的宝贝,只有老牛、病牛,才会找他去杀,当时杀牛除了能拿到工钱,还有个最大好处,就是牛杂碎都归他。这在猪肉很少进门的年代,很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什么炒牛肝、烧牛肚、烩牛大肠……真的要快活好几天。

这里是个大庄子,六个生产队都集中在一起,四边环水,庄子后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庄上有像模像样、南北纵横的砖街,少数富裕人家的瓦房高大厚实,成为庄上的一道风景,也是该村庄沧桑历史的见证,据说这里曾经是乡公所所在地。庄上小商店、烧饼店、豆腐店、理发店、浴室等应有尽有,为地处僻远的农民提供了基本生活的方便。

小满时节,是鱼儿们咬籽(交配产卵)的季节,也是它们狂欢的日子,这个季节也是雨水多的档儿,当河水漫上草滩,那里就成了鱼类们的天堂。黑夜里,它们邀集在一起,游弋、戏水、嬉闹,尽情地享受着“情人节”给它们带来的快乐。它们哪里知道,欢乐的日子却也是它们的灾难之时,农民们纷纷撑船来到草荡,手执电筒,拿着鱼罩向它们扑来。一夜下来,罩上几十斤鱼的收获是常事,二富和聋子都是罩鱼的高手,家中的饭桌上自然又丰盛起来了,成了鱼斋的日子。

三宝、三彪、三祥是二富的三个儿子,他们虽然没有伟岸的身材,却个个长了个聪明脑袋,质朴、勤劳、好学、和谐等元素早已植入他们的骨髓,老大三宝则算得上是他们的杰出代表。1962年出生的他,师范毕生后做了老师,目前已是农村中学的高级教师,步入文坛的新秀,扬州市作家协会的会员。他业余时间喜欢读写,尤其擅长读诗写诗,已有数十首见诸报刊,去年还出版了一部《青青草》诗集。我有幸在第一时间收到他的赠阅。

近年来,他凭着质朴的视角,源于生活的感悟,诗人的笔触,在诗歌的土壤里辛勤耕耘,自寻乐趣,正如《我写诗》中所说:一碟小菜/一杯酒/细嚼/嚼出日子的甜美/慢饮/饮出生活的醇香。著名作家叶橹在他诗集的序中是这样评价他的:“王三宝是一个立足故土,对乡村充满朴实之情的人,他在坚持农村教育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地用手中的笔抒写内心的感受,在表达自己对周围生活关注的同时,也为时代的变迁记录下一浓缩的风情画。”“王三宝潜心于对诗的追求,说明他是一个在精神生活上不甘平庸的人”。

时过境迁,三四十年后的今天,二富的近况如何?不得而知。然头脑里总定格着他以前的模样,如有可能,我真想找个机会与他叙叙旧。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