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5 00:00:00 作者:张纯玉 来源:今日高邮
记得上高中时,我们村没有高中班,要到七里外的原川青公社读高中。
时值经济困难时期,对于我这样的困难家庭,为了生存度命,日求三餐、夜求一宿都困苦万分了,能让我上高中就算“天字一号”了。个别家庭出身好的学生有条件每礼拜住校读书,我只能凭着自己的一双铁脚板,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早出晚归往返十四里,奔走于家与学校之间。
按学校规定,走读生可以从家里带米在学校食堂代伙,一斤米交二分钱加工费。我是走读生,在校只吃一顿中饭。母亲觉得代伙费贵了,就决定让我每天早上带着饭去食堂吃。饭都是早上煮好、用铝盒子装得好好的放入我的书包。我把母亲每月指定的一元五角钱菜金费兑换成菜票,有一分、二分、三分、一角不等,根据需要精打细算、合理安排。当时学校的伙食也不丰富,最便宜的是青菜汤,三分钱一勺,里面飘着几片菜叶。中午大家排队买饭菜时,我通常都买三分钱青菜汤,热热的汤倒入凉了的米饭里,混着吃。虽没有什么营养,也没有任何下饭菜,但能混饱肚子,我就已经很满足了,也从来没觉得辛苦。日复一日,也就这样过来了。
有一次学校食堂为了给大家改善伙食,提前把各种供应的菜价用小黑板公布出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二角五分钱一份的红烧肉。对于像我这样常年喝青菜汤、肚里没有油水的人来说,一看到这几个充满诱惑的字,我的肚子就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我决定“腐败”一回,吃一回红烧肉。可是,当我把兜里的菜票掏出来数了又数,发现只剩二角一分钱,差四分钱!食堂里的赵师傅问我:“来一份红烧肉?”我不舍地朝那盆油汪汪、香喷喷的红烧肉又看了一眼,咽了咽口水,上下嘴唇咂了咂,咬咬牙说了声:“不用了,来三分钱菜汤就行。”
还有一次,我兴冲冲地跑去买菜汤,可到了食堂门口,我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才发现三分钱的菜票不知道去哪了。我跑回教室,把书包里的东西一股脑全倒了出来,结果还是没有找到。我坐在地上,真是欲哭无泪。没钱买汤,但饭还是得吃的,于是我拿着母亲给我准备的白米饭,躲到学校一个角落里,一口一口地咽下去。干饭吃下去又渴又噎,趁同学不备我偷偷跑到学校西边的一条河里用双手捧了几捧干净的水解渴。晚上放学回家也不敢告诉母亲,一是怕挨骂,二也是怕她心疼。
一学期结束了,放假前一天,我一个人在房间里把饭票拿出来整理整理,发现还剩下一角二分钱,扣除第二天吃饭的三分钱菜汤,还多九分钱。第二天一早,我就去食堂把九分钱饭票退掉了,换了现钱。等把这些钱严严实实地放在了书包里,我才安心去教室。晚上放学,我没径直回家,而是跑到了镇上的一家馄饨店里面,用“私藏”了一天的九分钱,买了一份八分钱的馄饨,倒进饭盒里扣好,我才急冲冲地回家。到家的时候,母亲刚从地里回来,我走上去笑嘻嘻地对她说:“妈妈,今天我给你带好吃的回来了。”母亲非常疑惑地看着我。我把饭盒从书包里拿出来,一打开,一阵香味迎面扑来,母亲眼睛一亮,说:“这馄饨哪来的?你买的?”我说:“是啊,看,还热着呢,你快吃吧!”“那你哪来的钱?”母亲问。“昨天整理饭票的时候,我看一学期下来还多了九分钱,我就想给你买点好吃的。”母亲破例没有说我浪费钱,她一把揽住我说:“嗯,好乖乖,我们一起吃!”我和母亲头靠头吃着这碗美味无比的馄饨,吃着吃着,母亲的眼泪大滴大滴地滴在馄饨里,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一顿午饭,三分钱的菜汤,现在回想,确实非常的寒酸,但是那三分钱的菜汤里却饱含着一种困苦环境中的甘甜,在如今锦衣玉食的生活条件下,又有几人能够品尝得出幸福的滋味呢?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