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面 娘

2010-04-20 00:00:00    作者:申建华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人爱吃面,面店多。天麻麻亮,大街小巷里升起团团雾花处,大多是面店。当锅的大多是女人,面下得好的,大多也是女人,且有各自的绝活,陈小五的面鲜香,王小六的面爽口,蝶园路一家面店的老板娘见眼生情,出手飞快,你屁股没坐稳,热气冒冒的阳春面就放在你面前了。这几家的生意都火火的,食客如云。可我要说的面娘不是她们,好比体操比赛,她们是单项冠军,各显其能;面娘是全能冠军,玩的是综合素质。

一天,我在街上闲逛,偶然抬头,见有两块相同名称的店牌,正好奇迟疑间,只听道:“大老板吃面?干拌还是带汤?”嗓音脆亮脆亮的。定睛一看,东首是一家烟酒杂货店,有一老者趴在柜台上打瞌睡;西边紧挨着是家面店,都叫“正红”。吆喝的是面店老板娘,四十上下年纪,大块头,穿大花的衣服,戴金耳环,像北方的婆姨。我好吃面,却不过热情,便要了碗“干拌”;我口重,且爱吃水滚就的硬面,老板娘点头道:“晓得了。”那面倒也可口,虾籽熬的酱油,香醋葱蒜黑胡椒,荤油麻油色拉油,一应俱全。我偏辣,有辣椒酱,旋烫的青椒丝,还有自家腌的雪里蕻……一碗面,一碗淡豆浆,感觉还不错。

时过多日,又一次路过“正红”面店,老板娘眼尖,老远的就开口报幕了:“大老板来了,淡浆一碗,面要劲道的,头一叉子,佐料放齐了,一条龙。”那声音不紧不慢,脆亮脆亮唱戏文似的,直往你耳里心里钻。老板娘好眼力好记性,我暗自啧啧称奇,不由得四下打量起来:那店面只是促狭的一间,三五张桌而已。老板娘当锅而立,挺显眼,如排兵布阵的女将军,左手大理石台板上摞着四五层不锈钢面碗(碗里已放了必要的佐料),齐刷刷的,如蓄势待发的士兵,手口放着荤油麻油色拉油黑胡椒等,视来客口味调用;右边挨锅灶一溜放着蒸筷子煮茶叶蛋卖油条的火炉子塑料撇子等物件,堂口小,东西多,却不乱,甚至给人清爽干净的感觉。面店的生意正红,食客络绎不绝,有教师、医生、警察、驾驶员、踏三轮的、做生意的……各色人等,老板娘一一招呼着,干拌带汤,口重口淡,面多面少,荤油素油……有生客来,一应俱细;熟客来,便道声“晓得了”,看人兑汤,不作兴错。给老板娘打下手的是两个老太婆,不吱声,只管做,仿佛是老板娘延长的手臂。

不知不觉间成了常客,老板娘不叫我大老板了,叫老师傅,再后来叫老大哥,亲切得像家里人,老哥到妹子家吃面,自在舒服着哩!时间长了,听别的食客闲聊,大家竟然都有同感哩!老板娘声音大,话多,却不唠叨,不咋呼,字字入扣,在谱子;待人接物,有料;那声音回荡在不大的空间里,食客们听着开心哩!我将这事儿说给妻听,她不信,去了两次便信了,老板娘称叫她老大姐,沾我的光;如今,妻也成了常客。有闲时,妻跟老板娘开玩笑,夸她手一双嘴一张,刮刮叫;老板娘说,话多烦人哩;妻说,不烦不烦,听你说 心里潮濡哩。有一搭没一搭,像亲姐妹似的。一瘪嘴老太边拖面边咕哝:“骗子嘴,噱头大哩。”老板娘听了不生气,笑得一朵花似的,是夸是怪,她玲珑着哩。每次吃完面付账时,老板娘总要说一声“收下了”,那神情似有点不好意思的意思。

渐渐的,面娘的形象浮现在我的脑际,她仿佛生来就是下面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是那么自然妥贴,恰到好处,给人以美食享受的同时回味着精神的愉悦,她把食客当家里人用心侍候,把阳春面的美味升华至美好的境界。有朋友与我调侃,你写了多少次高邮面了,都是好吃的文章。我笑而不答,心想, 民以食为天,你不好吃,虚伪!其实,我的这位朋友也喜欢吃面,据他说是因为看了我写陈小五下面的文章哩。说心里话,我是被这些普通劳动妇女的精神所感动,在她们身上有着高邮人纯朴敦厚吃苦耐劳的美德。妻与面娘唠嗑,下面苦着哩;面娘说,可不是嘛,文化低,能做啥哩,孩子还小,要吃要穿要上学,不苦不行啊。在面娘乐天喜地的笑容背后,藏着难言的酸楚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