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老酒鬼

2010-04-20 00:00:00    作者:张纯玉    来源:今日高邮

文革期间,董潭村大队部门口墙外东西两侧贴满了大小字报,有批走资派的,有批现行反革命的,还有批牛鬼蛇神的。其中有一张漫画最引人注目,题为:打倒酒鬼子——史德宏。右上角画着一个老酒鬼,手里拿着一个空酒瓶,对天吹喇叭。

当时,史德宏是村里第三生产队的队长,此人不太修边幅,冬天套一件漏了棉花的旧棉袄,一条遮体不挡风的坏夹裤,腰间扎根稻草绳,头戴一顶既不遮阳又不挡风的无沿帽。夏天穿条短裤头,背心打了十几个补丁,肩上披着一条无计划的坏毛巾。平日里他没有什么爱好,就是嗜酒如命,酒瓶从不离身。他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多喝酒才能多做事。” 酒是他的命根子。他在家里放着酒,怀里揣着酒,兜里藏着酒,手里提着酒,浑身上下都是酒味。村里人给他编了条顺口溜:“怀中酒瓶带,有菜无菜喝起来;一顿不喝酒,寸步都难走;一天不喝酒,躺在地上像死狗。”又送了他一个外号:“糊斜子”。意思他经常喝得糊里糊涂的,走路歪歪斜斜的。好在他喝酒糊归糊,完成生产任务从不含糊。在他的带领下,每年生产队的稻子、麦子产量在全村是最高的,人均收入最多,工分单价往往也排在全村第一。

记得有一次,老酒鬼召集生产队班子成员和壮劳力开会,过了吃晚饭的时间,他酒瘾发作了,哈欠连天,坐立不安,最后实在忍耐不住了,就和大家打了个招呼:“这个,我出去一下。”边走边迫不及待地从怀里掏出一瓶高邮粮食白酒,到门外咕噜喝了两大口,心满意足地走回来。会场内是笑成一片,他也无所谓,酒瘾解了,心情也好,便继续一本正经地接着开会。

老酒鬼有酒时“忙里偷闲”,没酒时则是另一副模样。一次他临睡觉前酒瘾发作,怀揣一个空酒瓶,借着月光匆匆忙忙敲开一家杂货店,准备打上半斤酒回来解一下馋瘾,谁知店里无货,这可把老酒鬼急坏了,灵机一动他又把村里卫生室的门敲开,左解释右商量,跟卫生员要了点消炎的酒精,回家兑了点凉开水当酒喝才勉强把酒性过了。

老酒鬼酒量大,大到多少?没人晓得。只听说有一年春夏交替时节,川青公社准备组织各大队来董潭大队参观学习农田方整化,中午免不了要留饭。那些领队的人素闻老酒鬼喝酒厉害,就想趁机整整他,就派了几个能喝酒的前去。中午安排午饭的时候,那几个喝酒高手轮番上阵,跟老酒鬼干杯。老酒鬼来者不拒,一仰脖,干!一饮而尽!席间八九个人,干了两轮,结果几位高手自己灌得晕晕乎乎,趴在桌上动弹不了。老酒鬼还在那儿殷勤地劝:“来,再喝一杯!”本想借机看看他献丑,却没想,最后献丑的竟然是自己,邻村大队的“高手”们醒来后摇摇头,东张西望一阵,找了个借口,便悉数溜走了。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老酒鬼也有喝多露丑的时候。那年秋收刚结束,隔壁邻村大队一班成员请他晚上去吃饭。这次老酒鬼一高兴喝多了,浑身飘飘然地硬撑着回家,在路上一头栽到麦田里,便呼呼大睡起来,这可急坏了家人,发动全生产队的人沿途寻找,最终在麦田的墒沟里找到了他。只见他趴在地上,浑身沾满了泥,打着响亮的呼噜,怀里还紧紧抱着个空酒瓶,大家伙又好气又好笑。还有一次在人家喝喜酒,老酒鬼喝得迷迷糊糊往家走。感觉到了家门口,便掏出钥匙开门,左开右开开不下来,嘴里就骂起了娘。这时屋里传出一阵骂声:“是哪个缺德鬼瞎了眼,乱敲我寡妇娘儿的门……”原是跑错了门。此事一时成为笑谈。

因为做过生产队长的历史和嗜好喝酒的癖好,老酒鬼文革时被批成了走资派,没少受苦。酒,成了他的一顶大帽子,重重地扣在头上。没了酒的滋润,老酒鬼成了缺氧的鱼,脸色越来越差,没过几年便郁郁离世。

最终,细数在那有些落魄的茅草屋里,能给子女留下的,也就是剩下的一排排东倒西歪的空酒瓶。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