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如风的晓思

2010-03-15 00:00:00    作者:倪金宝    来源:今日高邮

——徐晓思文学作品集《一路喜鹊窝》序

徐晓思,是我十多年前就已熟知的一个名字,那时在市区的一些画廊里,经常看到一种恣肆跳荡的书法作品陈列着,署名晓思,其时觉得这名字颇有青春气息,又觉得他的书风与高邮书家杨汝的风格颇有渊缘,好奇询问,才粗略知道,是一位青年教师写的,曾是杨汝和任俊梅的学生。后来在与本地一些书家朋友聚会中,陆续听到更多关于他的故事,印象就更深刻了。

我认识徐晓思,只是近几年的事。一次偶然的宴席上,坐着老少不同的几个喜欢书法的朋友,席上有一个不断被人呼为“大师”的人,从没接触过,一头长发时常随着他的谈笑动作,颇有节奏地挥洒出艺术家的风度来,一袭过膝黑色风衣的勃领间跃动着如焰的猩红,红焰上是比火焰更跳动更活跃的一脸灿烂,话语诙谐亲切,我生性腼腆,一直没有动问,只是保持着对他的好奇与关注。直等到大家相互敬酒介绍时,我才恍然明白他就是徐晓思。经席上的相互恭维介绍,他竟也关注起我这个乡间布衣起来。又过了段时间,他突然打来电话,邀我加入市民协。他的热情与关心,颇让我感慨,于是为他写了一首嵌名旧体诗,并请本乡的书家夏植林老先生写成扇面,作为回报。秀才人情纸半张,以情报情,不免清简,倒也不失风雅。

接下来的这几年,我和徐晓思有了正常的接触与交往,对于他的认识,也不断的随着我们交往的深入,而不断的变化着,起先我只熟悉他的书法风格,后来不断听到朋友在酒席上提起他写的《一路喜鹊窝》,一追问,知道他不但写小说而且还写了大量的诗歌。我也进一步知道他的诙谐幽默、轻松活跃的性格背后,有着深沉的思索和庄重的理想。再后来,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以民协调动高邮书画界的相关人士举行义捐义卖活动,这次活动又引出了一系列关于他慈心善举的更多故事,我又看到了他不仅仅局限于艺术追求的另外一面。人追求自我完善尚且不易,更何况以善举善行来帮助别人感化别人,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一定的财力,而且更需要一种无私无求的大胸怀,他的这种追求会让很多精精于小我的人羞愧汗颜。

认识徐晓思的过程,真如在解开一个层层裹叠的包袱,常会让人讶异于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画廊里看到了一张画,只简简的几笔淡墨浅彩,呈现出了稀疏的荷叶,叶间一石,石上一蛙,蛙面上仰,随着一枝荷梗扶摇直指画外,一读题款,不禁连声叫妙,“想不通往通处想”,一语道破解愚开塞的法门,画奇语妙,好个徐晓思。关于刻印,他对外却一直秘而不宣,也就是在几天前,我才在他高邮的家里,见到了他刻的一批印,结字奇崛,刀痕猛辣,一反他在生活中轻松谐谑的表现,在这方寸之地,不再需要左右顾盼,尽可放浪形骇,把他心中的种种不平和无奈,毫无阻掩地倾泻在道道刀痕里。也只有在灯下操刀时,才能实现他对古诗人快意恩仇的那份诗意向往。晓思是个有众多追求的人,是个富于传奇的人,至今关于他的音乐方面的表现,对我来说还是大音稀声,未尝闻见,想必他是要高山流水奏知音的。

与徐晓思相识至今,大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他:“解无定解”。但近些天读了他给我的一整套书稿,却可以理出大致的脉络来,即以情作文,以文为诗,以诗驭书,以书入印,以印映画,以画成文。晓思是个性灵思巧的人,他能以松灵跳动的语言,很精心的构筑一个别致的话语空间,让你随着他的心脉搏动,一起完成对真善美的渴慕与追逐。在他的文字里时常掩映着幼时母爱缺失的苦楚呻吟,同时又焕发着施爱于人、创造美善的强烈意识。在他追求散淡空灵的行文风格的同时,他内心涌动的激情与多思的禀质,始终会在他的字里行间,绽现出浓得化不开的审美理想与主题倾向,这一对矛盾构成了他不断提炼语言文字与思想高度的动因。因为有爱,因为理想才有了这许多翩如粉蝶的文章。晓思是富于理想与激情的,对美的慕悦,对爱的渴求,唤发了他奔涌浪漫的诗思,灵魂深处追求完美的晓思,不会任由情绪的无序渲泻,他坚持地用理智统摄着她们,以为文的巧思,用智性的语言来承载他的满腔诗情,铺排出长短的绚缦与奇丽。多年来,晓思追逐真善美的履迹化成了一行行绮丽的诗句。诗思的倾泻犹不能释放他不羁的性情,于是便挥洒成宣纸上跌宕舞跃的墨线,振笔一挥,抖落了太多的成规定法,任笔游走出浪漫的诗思,不便于在诗章中突破的阈限,在书法的世界里有了激荡的放纵。书法的恣情与奇诡,一旦进入了印面,尤见方寸天地之宏阔自由,汉印与秦玺的窠臼,反倒成了放飞绮异诗思的双翼。当印章疏密繁简的语言,进入到水墨丹青的系统,同样能见出奇异的功效,她能把人们的视线,从对造型与画法的苛求上,转移到对图式趣味的赏读上来,再妙题款识,便收点睛之效,益见巧思。巧思多见于逸笔草草的文人式绘画,而这种巧思更是作成文章的捷径,一文之成,巧思叠见、情思涌动,愈能见到作者的心性与情智。徐晓思多元的艺术探索之路,几乎为他营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系统,这系统以对美的追求为目标,以对爱的呼唤为动力,以真伪的拉锯厮杀迸发出真善的隐忍与理想之路的曲折无奈。人孰无欲,欲望之火可能成为难以自拔的渊薮,也一定可以燃烧成美丽的涅。

行文至此,我似乎随风进行了一个飘逸之旅,晓思的随缘顺变如风,晓思的清畅激荡如风,晓思的浪漫温款如和风,晓思的激越澎湃如飓风,他内心的冷峻庄重如冬日凛风,他骨子里的热情好义如夏日暖风……风来风去,追逐着诗意,追逐着真善美,晓思如风,如风的晓思。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