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2 00:00:00 作者:吴 忠 来源:今日高邮
又到了粽叶飘香的季节。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呢,但芦苇的叶子已经鲜嫩无比。走在大街小巷,时不时会闻见粽子散发出的清香。
现在要吃粽子还真是方便,花点钱到超市买就是了。肉的、豆沙的、蛋黄的、虾仁的、蜜枣的等等一应俱全,什么口味的都有。如果想自己动手做粽子,那当然就要辛苦一点,但苦中取乐,会别有一番情趣。
粽叶可以在街上买,也可以自己到芦苇塘去打(采摘)。打叶子时不要生拉硬拽,要先把长长的芦苇弯下来,一手抓住苇杆,一手抓住芦叶,猛地往下一扯,一片叶子就摘下来了。等叶子多了,就扎成一把,放入预先准备好的篮子或蛇皮袋里。
粽叶打回来,如果暂时不用,就用保鲜袋装起来,放冰箱冷藏保鲜。如果要隔好多天才裹,那就要放冰箱冷冻室。裹之前,剪去叶柄,将粽叶洗干净,然后放在开水里焯一下,主要目的是让叶子回软,增加韧性,这样裹的时候不至于叶子断裂。另一目的当然也起杀菌消毒作用。焯过的叶子还要再养在清水里,以保持叶子的鲜活性。注意要把粽叶摆齐整了,不是为好看,是为取起来方便。
不管做什么粽子,主料都是糯米,裹之前要把糯米洗净,泡上一两个小时,把米泡烂的目的是为煮的时候容易熟。辅料也要准备好,比如要做火腿肠粽子,之前就先要把火腿肠切成薄片。至于佐料,这要根据各人口味,有人喜欢在糯米里拌适量盐、糖、姜末、葱末、味精什么的,也有加酱油,做出来的粽子就是酱色。我做的时候喜欢什么都不加,吃的时候蘸白砂糖来调味。
裹粽子是个技术活,先要取两片或三片叶子将头对齐,适当重叠,叶子之间不能有漏缝,也不能重叠过多。把它们弯成漏斗状,然后一手虚握住“漏斗”,另一手抓米往里放。如果包带馅的,先放三分之一左右糯米,加馅,再加米盖上。米加好后,用粽叶盖上,把叶子缠好——这个步骤是关键,粽子是否好看全在这一步。手巧的人,做的粽子饱满结实,四角尖尖,棱线分明;手拙的人做出来的粽子,角不是角,棱不是棱,很难看。缠好了粽叶,再扎几道之前预备好的棉线就OK。裹的时候,手会不够用,可以用牙齿来帮忙。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下锅煮。把水烧开,把粽子放入,水要浸没全部粽子,烧滚后,把火调成文火继续焖烧一两个小时(烧多长时间看粽子多少以及气温高低而定)就可以了。粽子如一下子吃不完可以放冰箱冷藏或冷冻,下次要吃,放微波炉转一下即可。
跟我们住同一单元的老郭,每年都自己裹粽子,从不到超市去买现成的,连粽叶都是自己亲自去打。老郭说,他有三个孩子,现在都已经成家。孩子们从小就都喜欢吃粽子,但孩子妈妈走得早,自己就学会了裹粽子。老郭简单的几句话,我感觉得到这背后一定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老郭又带着自豪的神情说,现在孩子们大了,还是喜欢吃他裹的粽子,吃不惯街上卖的。我也吃过老郭裹的粽子,感觉并不比街上卖的好吃。
不过,我明白,还有什么能比掺进浓浓父爱的粽子更让子女们爱吃呢?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