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冬韵

2010-01-27 00:00:00    作者:周成忠    来源:今日高邮

这座小城,在中国的版图上说不清是北方还是南方,但在我看来,说其是北方不为过,气温的差异和冬的韵味是最让我敏感的。由南及北,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原野,绿色渐次由深而浅,由浓而淡。晚秋过后,节律一路走来,将近冬至,视野所及,是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一幅宏大的深冬画卷,辽阔原野上一排排光秃挺拔的杨树和满地落叶、夕阳倒影下一江微皱的寒水、如丝的雨幕中若隐若现的黛瓦粉墙、刚刚破土似茵的麦田,还有满是绒衣裹身的行人。

记忆中,从去年十一月上旬开始,北方的冷空气就匆匆来到了,至中旬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也就与这座小城亲密起来,因而,冷就来得特别早,也来得格外持久,相比于以往有过的暖冬,这个冬天就显得有些萧然了。风无形,又是漂移之物,在四季的行吟中,春风浩荡,夏风和畅,秋风萧瑟,寒风凛冽,可谓“风”情万千。尤在冬季,风会在旷野里纵横驰骋,恣肆不羁。蜗蛰在室内,听窗外西北风不时地怒号着,狂啸着,甚为撩人。“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这样的感受只是此时此地才有。

电动车是这座小城街头的一道风景,寒风里,骑车的人们总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帽子、口罩、风衣、围巾、手套,当然还少不了用一件厚厚的冬衣反穿着来挡风御寒,因而路上骑车的人也成了风景中的风景。秋日落叶纷飞,满眼金色,牵强地用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一句话“从一朵花里可以看到一个天国”,那么,一到深冬,北方一些树的枝头一叶难留,这样是否可以从凋落的景象中看到一个清肃的冬野了呢?老杜有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作为悲秋的一句“绝唱”,但延伸一下,用于北方深冬的旷野,也是不会很勉强的。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站在河堤上,西边涂满了斑斓的云彩,双脚踩在一地的枯叶上,脚下便发出一声声沙响。眼前一地残红,岸边芦花摇曳,河中寒水空流,头上雁阵惊寒,心里不禁有些寒噤。“落叶人何在?”花开花落,叶繁叶衰,这些花与叶的命运谁能改变得了呢?姹紫嫣红,花团锦簇,春色无限,这盛大的仪式谁都会喜笑颜开,然而,面对这个有点悲凉的冬景,你是否会产生迷惘的心情呢?自然界的斑斓繁简、绿肥红瘦可以轮回,而又有几多无常的生命可以重来?满天的晚霞是挡不住夕阳西坠的步履的,在这个极具空旷凄美的冬景里,黄昏还会离我们远吗?但黄昏并不是一个避难所,而是很适于做个幽梦、怀个念想的时候。有人在赞美夕阳的同时,也贬抑了那个美丽的黄昏。冬天的夜晚,尽管蟋蟀们都自个儿去做那个温柔的梦了,已经听不到它们的吟唱,但我仍可以来到这条河流的岸边,在透过月光的树下,仰望遥远的星空,感受冬夜的一片静寂,凝眸河流中泛动的寒光和那些忽近忽远的星点灯火,感叹时光悄无声息的漂流。

这个冬季,蜗居在这个小城里,感觉下雨的时日好像蛮多的。当西风渐紧的时候,天会冷不防地阴沉起来,雨也便不期而至,大地被笼在雨的迷蒙中,冬的凄清萧瑟韵味会被渲染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这个季节是最适于缠绵伤感的。这里的冬雨很细,细如丝,“润物无声”是对雨的最好注脚。而雾或雾霾这些词也经常出现在最近电视的气象播报里,北方有雾,南方有雾,雾好像主宰了这个世界。正因为有了这雨、这雾,这个冬天便显得格外的诗情画意,冬意盎然。薄雾笼来时,细雨飘起时,远处的村落便隐隐现现,黛瓦白墙,烟柳画桥,一副亦真亦幻的江南水墨画,令客居他乡的我怎能不生发对故乡江南的无限遐思呢!?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