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踏遍水乡人未老

2010-01-20 00:00:00    作者:倪文才    来源:今日高邮

——吕立中散文集《情满人间》序

踏遍水乡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土生土长在水乡高邮的吕立中老先生,已年近七旬。他自15岁发表第一篇文章《耕牛养足膘,耕田赛马跑》以来,一直笔耕不辍。他用手中的笔记述了水乡的人、水乡的事、水乡的情,五十多年来,每年都向各级报刊发稿百篇以上,并多次获奖受到表彰。

知其名,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时,我任(县)市委宣传部部长,经常听到负责宣传的同志提到他的名字,知道司徒乡有个酷爱写作的吕立中。见其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调任市政府副市长,分管文化卫生工作,在一次座谈会上见到他本人,就此留下深刻印象。

在农村文化站工作四十多年里,吕立中先生创作过小说、散文、诗歌、小戏、小品、曲艺和民歌等多种文体的作品,并先后出版了《金不换的故事》、《老区的知音》、《岁美人和好日子》、《多彩的岁月》等多部作品集。

吕立中先生热爱群众文艺创作,不仅源于朴素的创作冲动,也源于他对家乡的热爱、对时代的感恩。他虽然没有接受过初中、高中教育,但数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刻苦自学,边学边写,边写边学。家有藏书千余册,他都读了个遍。

他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对农民饱含真情,他把这种真情倾注笔端,将家长里短、乡村逸事用方言俚语展示出来,把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感动表达出来。有人曾这样介绍他:绿色的原野给了他不尽的营养,故乡的生活提供了他创作的土壤;他说的是农民的心里话,他写的是农民的活思想;他五十年辛勤笔耕,把生命溶进了那片热土,他是一棵不老的树,枝枝叶叶都是感人的文章。

近日,他又给我带来他的新书稿《情满人间》。赏读书稿,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鼻而来,醉人的挚爱之情跃然纸上。他用饱蘸深情的文笔,以独特的视角、质朴的文字,写出了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情。读之令人感怀、历久难忘。

时下,浮华的世界浮躁了人们的性情,喧嚣的社会侵扰了人们的心境。为此,人世间就更需要真挚的情。《情满人间》一书,给我们带来了一缕轻风,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舍得吃亏,尊重他人,勤业敬业”。人有了情,便多了一份牵挂和敬畏。这是一份深情的牵挂,这也是一份深沉的敬畏。在这种牵挂与敬畏中,心变得空灵,变得沉醉,变得诗意浓浓、爱意缱绻。

多年来,吕立中先生被“情”牵挂,只要听说身边的人有了困难,他总要帮助想办法、做工作,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如今,他以“情”说事,以“情”感人,劝人向善。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帮助他人竭尽所能,“为穷苦人办事,搀瞎子过桥,替哑巴说话,再忙再累我欢喜”。

人生富有皆因爱,点点滴滴总关情。吕立中先生坚信“天不欺善,地不灭公,爱心不老,脚踏春风”,以近古稀之年,仍在努力做“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工作。他的执著追求,向我们展示了“风景这边独好”。

遵吕老先生之嘱为序,深感高兴。我也相信,这只是吕老先生的又一个起点。《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要效法天地,不断努力。事业的成功与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增厚美德以容万物应该成为我们崇高不变的追求。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