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蚕豆飘香

2013-05-06 00:00:00    作者:俞永军    来源:今日高邮

蚕豆是最常见的蔬果之一。这不,一连好几天,餐桌上都多了一道道与蚕豆有关的菜肴。诸如,盐水蚕豆,蚕豆多半是比较老的,母亲就会一粒粒剥下,除去壳,而后放些八角之类的佐料,和着盐水煮熟。这种豆子很香,还未出锅,一股浓浓的香味便弥漫整间厨房。

最诱人的还是父亲做的老蚕豆瓣混上雪菜豆腐汤。每当收获季节,吃不完的蚕豆,父亲就会晒在院落里。约摸个把月,甚至更长时间,盐水蚕豆的香味渐渐散去时,父亲就用一把劈刀在砧板上将老硬蚕豆从中间一个个劈开,去壳,然后在水里浸泡。做饭了,父亲就捞起一两棵自家腌制的雪里蕻,还有摊头上捧的两三块豆腐一起烧汤吃。那味道妙不可言。倘使不放雪里蕻,单是蚕豆瓣加豆腐,那汤汁白得像乳液,味道极其鲜美,绝不亚于烹饪的鲫鱼汤。

从母亲开荒播撒到精心料理,从蜂蝶翩跹起舞到硕果累累,蚕豆似乎成了我童年一道靓丽的风景,想起一家人围坐一起吃蚕豆的场景,想起和庄上伙伴戴着蚕豆项链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想起自己随心所欲偷摘邻家蚕豆后被母亲责罚的镜头。

记忆里,蚕豆花就是蝴蝶,外面一层紫红,里面白中带黑。迎风怒放的豆花虽算不上娇艳欲滴,但别具一格,煞是好看。那一朵朵缀在厚厚叶片下,仿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蝴蝶仙子,素雅淡然,远望去,如一只只展翅欲飞的彩蝶,悠闲自得,轻快敏捷。

谷雨过后,花谢了,蚕豆冒出来。起初,一只只豆荚躲在软软的羽叶间,细细的绒毛,尾部打着卷儿状如脐结快要枯落的花瓣,就像蚕宝宝,抑或微型黄瓜。剥开豆荚,蚕豆奶黄奶黄的,就似一个个胚胎,还没有完全成型。而此时,它口感极佳,无论生吃,还是熟煮,都称得上美味佳肴。难怪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吃方佳。”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去大姐家,同往常一样,穿过邻家小菜园。嘤嘤嗡嗡的蜜蜂闹个不停,随处可见的豆花在蓝紫莹莹的叶片下自由摇曳,犹如千万只蝴蝶栖息在豆叶丛中。我想都没想,就迫不及待地找食蚕豆。寻到一粒,大拇指稍稍一划,豆荚就分做两瓣,取出蚕豆,再用指甲轻轻一抠,而后顺势一拉,整个豆皮脱落下来。坐在垄上,我咀嚼着鲜嫩的豆米,顿觉丝丝清甜,沁入心脾。

豆荚长出纤维就不能生吃。而此时,正是集市上卖得欢欣的日子,老农拖着蚕豆挤到大街小巷,蚕豆是他们最好的招牌。瞧它们一个个胀得鼓鼓的,就似老农粗壮的手指头,外壳像裹着层棉袍,随手剥开一粒,翠嫩的豆儿静卧着,仿佛襁褓里酣睡的婴儿,不由人不称上几斤。

而今,蚕豆米大咸菜,女儿吃了两口,就皱起眉头吵着不要。的确,它比不上汉堡包、炸薯条,比不上煎牛排、麻辣丝,但其中美好的回忆,她又怎能品悟得到?有一次,当我拿着穿好的蚕豆项链往女儿脖子上一套,她站起来就嚷:“我才不戴呢,脏死了!”我尴尬至极,妻却在一旁捂着嘴偷着乐,随后嗔怪道:你给自己做的吧,是不是想起青梅竹马的伙伴?我更是惶惑不安。哦,原来曾经的回忆只属于我,女儿自有女儿的童年,我又何必强加于她呢?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