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5 00:00:00 作者:黄平 来源:今日高邮
只需一次轻轻的点击,一幅幅画面便展现在您的面前。这些画面或熟稔,或生疏,或依稀可辨,或仿佛经过。这就是我们想通过这本书——《点击高邮》带给您的感觉。高邮,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许是终身的家园,也许是人生一段美好的记忆,抑或只是车船中留下的惊鸿一瞥。但我们的心目中,都有一个不与人同的高邮,也各有或多或少的记忆和或浓或淡的梦境。许多人喜爱乡关故园之作,藉以寻找那些业已消逝的往事旧景,或者说寻找他心灵屏幕上闪现的梁园梦影。从古至今,多少人都想要再现这样的记忆,重温自己的梦境,于是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字。晚年浸泡在浓浓乡情之中的汪老,“柳梢帆影,依稀入梦”、“热土炊烟,缭绕为文”,把老高邮的人情风俗写得天下独绝。我们身边的作者就更多了。从朱延庆的《高邮》,一直到倪文才先生新近出版的《中国邮文化》,其间贯穿着一本本各具风采的出版物,从未间断的新鲜出炉,蔚然大观。
《点击高邮》也是这样一部乡关故园的书。若从文字的语流、质感中寻找旧梦里的温暖,它还不能达到人们期待的层次与境界,这方面它做得远远不够。但是,它是一本颇为自尊的书,一本充满自信的书,一本应该使人感到洁净、持重和端庄的书——这也是我们编撰此书的初衷。
对于这本书,当然不能仅仅从图文并茂、视觉与感觉交互观照上来理解它的自尊,显然这方面它已经颇费踌躇;也不能仅仅从封面、装帧、印刷等等技术质量上来透视端庄,这些方面它无疑显示了相当的追求。历时八个月的修改,稿件删减过半,它用篇幅与时间印证了它的持重。
文字直通心灵的障碍很多,而书成面世,能够让读者感觉到不俗、不杂、不浮、不华的期待,一直久久地折磨着我们。毋庸置疑,我们都是热爱高邮的人,这样的爱,发自于我们的肺腑。这种爱的光辉,遍及于家乡的湖光山影乃至一草一木,更不用说家乡让人着迷的风俗民情、古街古巷、奇珍异宝、文化遗存、传说故事、特色风味、风流人物了。正是源于这种热爱,我们希望能做出一本书,能紧紧抓住文化高邮这个切入口,全方位触摸高邮美丽的肌理,感受高邮风情的流变,品味高邮生活的特质。在我们的期望中,这应该是一本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书,一本包容古今、敛放得度的书,也是一本文化色彩与文学味道浓淡得宜的书,更是一本与高邮的文化品格相称的书。在成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感惶恐,既担心美丽的家乡高邮被我们笨拙的文字所伤害,又担心读者的目光从本书质朴的模样上滑过。当书散着墨香真实地放在我的面前时,我竟不敢去翻开它,唯恐它辜负了读者热情的期待。纸寿千年,书鲜百载。我们的水乡名城高邮,有这么好的自然生态、土特物产、文物名胜、特色风俗、人才菁英,值得人们反复点击、触摸、感受、品味,可惜我们做出的书籍成品,还仿佛只是个毛胚,尚需时间之手长久的抚摩!
读书人遇到一本好书,会跟着它走很远的路,仿佛山的那边,河的彼岸,才是匹配他阅读的处所。因为高质量的阅读,总是要与感动、联想与回忆融为一体,与信任、愉快和亲切感始终相伴,也与激情、尊严和智慧隐密地联络着。《点击高邮》能成为这样的一本书吗?我们等待您读了这本书,不吝给出最后的评判。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