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9 00:00:00 作者:妍妍 来源:今日高邮
——读《中国邮文化》有感
家乡高邮,是全国二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秦亭已逾双千载,明驿亦超六百春,高邮的邮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置命传邮昔风光,过去我们与邮结缘,邮节促邮更辉煌,今天我们以邮兴邮。最近笔者偶读倪文才先生所著的《中国邮文化》一书,深受教育和启迪。
博大精深的国邮文化。绵延千年的邮驿邮传,保存完好的邮政实物,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脍炙人口的邮驿诗词,一个丰富多彩、气势磅礴的古代邮政呈现在我们面前。交通、通信、政治、文学等多种邮驿的功能,驿站生活、馆驿见闻、驿路花絮、驻节传说、亭驿建筑等邮驿发展的史诗,伴随着邮驿、邮政、书信等五大文化章节的不断深入,让我们对邮驿文化的轮廓、发展的进程、历史的意义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借着沧桑深邃的版书风格,通过翔实趣味的叙述,策马扬尘、风雨晨昏、雁鱼尺素、青鸟传书等一场场历史的烟云再次幕幕过眼。古道长河外,邮亭落照边;燕飞村落曙,花发驿亭春;漠漠村烟起,离离岭树齐。在历史与创造的意境里,在阅读与享受的时空里,我们再次折服作者的博学品位与邮驿的浑厚瑰丽。
耀眼夺目的秦邮文化。通读全书,始知全国仅存三处驿馆,而盂城驿又是保存的功能最全、最为完整的一处驿所。高邮这片土地上不仅出了秦观、王氏父子、汪曾祺,高邮这块土地上特别是高邮驿站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监西盐税范仲淹筑堤、王安石进京、大文豪苏东坡与秦少游等聚会文游台,都曾宿在高邮驿站。抗金名将岳飞屯兵10万于三垛,利用邮驿飞报军情,南宋丞相文天祥落难逃到高邮,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过高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为高邮驿站奔走呼吁等等,大量的研究和史实,告诉邮人,高邮不仅仅有一个盂城驿,高邮的发展与邮驿的发展紧密相连。高邮的“文化躯体”中流淌着“邮”的DNA,秦邮文化是国邮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一个高邮人,对邮政史、秦邮史知之甚少,非常汗颜。我想不仅我一人一知半解,还有更多的情“邮”独钟的高邮人也是特别渴求。《中国邮文化》是一本很好的普及教材,她对宣传邮文化、弘扬邮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只有非常的了解家乡,才能更好的爱和建设家乡,此书恰到好处地架起了一座学习的桥梁。
若问古今兴,尽看驿楼书。过去,在历代的驿站中,在高邮的驿站里,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谛造了璀璨的邮驿文化。今天,我们高邮人、市政协主席倪文才先生,爱邮传邮,倾情付梓,编著了《中国邮文化》一书,为中国的邮文化研究,为高邮的邮文化弘扬,为秦邮文化在国邮文化中的地位,增添了新的份量,注入了新的华章。
《中国邮文化》犹如一场及时雨,为爱邮护邮的高邮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邮传邮的载体。我相信,在这场春雨的沐浴下,邮人定会更加惜邮拓邮,邮城定会更加兴旺发达。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