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0 00:00:00 作者:周成忠 来源:今日高邮
早晨推开窗,阵阵凉风沁脾。蓝色的天幕,悠悠然飘着几片乳白色的云,真是秋高气爽,天凉好个秋。
夏天的躁热和喧沸已黯淡退去,时序将进入晚秋。早上穿一件衬衣已经有点丝丝凉意了,于我也有一种无序的寂寥漫过心头。
走在路上,一些树们开始了由绿而黄的征途。黄叶无风自落。不知那些渐变渐黄的叶子它们日后会在哪个地方飘零。
其实,秋天很美!我们生活在地球这个经纬坐标上,花前蝶舞之春,檐下纳凉之夏,登高望远之秋,围炉品茗之冬,各具韵味。老天爷给我们一个天造地设般的生活空间,人应该有这种感受,否则可能有愧对这个世界之嫌。
对一种感觉的发现不但需要一双洞穿时空、世俗的眼睛,而且还需要有一颗契合而宽容的心灵。对秋天的感觉也一样。
如果把我们生活的这个自然界称之于舞台,那么,秋就是这个舞台背景中的一幅水墨画。每当走在秋野里,秋风、秋雨、秋阳、秋声、秋气、秋色……这些都可谓风情万千。
当秋声这种秋象触及到欧阳永叔的第六感官时,“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锉锉铮铮,金铁皆鸣……”秋声入耳,金戈铁马,非常人耳力能所及,感其心有灵犀,把《秋声赋》于笔端,妙哉!但恕我一偏之见,欧阳永叔把秋声与“金铁皆鸣”联系在一起,是否也有一点“凄怆”的韵味?
以前读关于秋的散文,现当代的算是对郁达夫《故都的秋》为最爱。在他的笔下,赏秋如品老白干,越品越有味。北国之秋,也就美得其所,美得尽然,就连那种来得悲凉的秋象也有一种悲凉的凄美。
杜子美一生坎坷,最后以穷困潦倒给自己的人生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句号。这位落拓的现实主义者,在其人生的凄凉晚景里,可能是那间栖身的茅草屋被秋风吹落了以后,“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悲秋身为客”,他那颗破损的心也便逢秋而飘落。
两年前到了北疆边陲一座小城里。那里秋天的时令很短,也来得迟,大概九月中旬才进入秋天。这时候没有了夏天的炽热,也没有冬日的严寒,秋天的清凉以及只有属于秋天的山花烂漫,秋水长天,使天南海北的旅友们纷至沓来,去感受秋天一种极致的美丽。当时令再深走一步,秋风横扫而来时,喀纳斯湖畔的松林,塔斯特河两岸的白杨树、槐树都肆无忌惮地呈现出金黄色的灿烂,然后开始删除繁缛,以干枯的状态走向一个漫长的严冬。那些随意生长的野花野草也只剩下赤 的枝桠在秋风中仰俯。现在回溯那个斑斓的秋景,我的心还在与那片松林、白杨林一起在燃烧、灿烂着!因为那里的秋色实在太美!美得耐人寻味。然而,人都有感极而悲的心路历程,正像中秋月圆的时候,也会产生离别之类的联想一样,在感受秋韵、秋声、秋气、秋色的惬意中,有时悲秋的心绪也会漫溯过来。秋天虽美,尤其是晚秋,但在四季的轮回中,晚秋实在太短暂了,毕竟“故土难离”!枯叶对泥土总有着深深的依恋,它们在经历了春的翠绿、夏的热烈以后,还是要从容地归于泥土。
晚秋如此,人生亦然!当有闲情去回眸已经走过的人生之途时,酸甜苦辣百味尝。其实人生如舞台,每个人都是舞者,走在茫原戈壁里,或漫步在碧水清草处,只是幕景不同,看客有别,孤独和悠闲都只能属于你自己。凄凉也罢,精彩也好,人生况味,更多的只是你自己的感受。面对跌宕起伏的人生,需要一颗平淡的心去演绎平凡,为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露出你的笑脸,那怕是苦涩的,掌声也会依然响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