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高厚明先生

2009-10-20 00:00:00    作者:周荣池    来源:今日高邮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先生的名字,这个名字在村子里简直就是一个传说。父亲总是喝得醉醺醺地朝我喊:“你要是能像高厚明一样,老子就是拆屋卖瓦也要供你上学。”先生出生贫寒几近家徒四壁,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后家里又遭火灾,更是雪上加霜,但是先生的父亲坚持供他读书。热心人帮助先生的钱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悉数用来买书。最终,先生考上大学,做了教师——虽不是显赫的职业,可在我们那个穷困的村庄已绝对是“鸡窝里飞出个金凤凰”了。因此,先生成为我们村子里勤学成才的典型,家长们教育子女总是以他为榜样的。

到我上高中的时候,坐着父亲请来的拖拉机开到了学校,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先生。他个子不高,一身朴素的衣着,脸上也总是挂着朴素的笑容。父亲离开学校的时候,大声地对他说:“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就打。惯儿不惯学。”父亲总是这么粗鲁,声音里都能听出粗鲁的酒气。

先生教政治,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素有“高克斯”之称,就连爱女也起了“燕妮”的名字,可见其痴迷。他的“抄写”读书法,虽然辛苦但是效果很明显。据他介绍,他考上政治系之前将政治书抄写过不下十遍,所有内容了如指掌。上课的时候根本不用打开教材,所有内容熟稔于心,娓娓道来。他学习上的勤奋给我们极大的感染,那时候早读课的时间早,寒冬腊月里他总是第一个坐在教室前面开始备课,学生们一个个地在他之后进入教室,很是感到愧疚。因此,向来以懒散著称的文科班,早读是没有人迟到的。

他上课语言极其幽默,有一次突然变声叫道:“我有钱上买天,下买地,中间买空气的啦……”其滑稽的表情令全班大笑不止,大家便记住了剥削剩余价值的资本家嘴脸。他上课内容翔实,绝无虚言。尤其是他设计的“地毯式轰炸”的练习题,令人喘不过气来,久之我们便训练有素,大受裨益。他注重点滴的积累,从不夸夸其谈。教室前面的墙壁上设计了一块园地,他每天在上面写一句励志名言从不间断,高考期间则是每天将收集到的报刊上的招考资讯剪贴在上面供大家参考。那一年,他的头发突然白了很多,为了我们文科班,他真是呕心沥血。他让师娘辞职在家照顾生活,孩子的学习也顾不上,教学楼里只要灯亮着就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先生思想也有“顽固”的时候,甚至不近情理。班上有城里来的孩子,穿着怪异,他便严厉批评,毫不留情面。女同学只得换上平常的服装。那时,班上有出名的调皮鬼闯了祸央人到他门上求情,被他断然拒绝,来者所带特产被他扔在门口的地上。

先生实在又是有情有义。班上同学大多来自农村,生活费经常是青黄不接。他在班上设了规矩,凡是吃饭有困难的可以向他借生活费,从来不曾吝啬。我的母亲病重卧床,父亲身无分文,他了解情况之后带头捐款,并在班级动员募捐,还找到校长为我减免学费。拿着充满爱心的捐赠,我几度热泪盈眶。

毕业那年,先生鼓励我填报师范学院,我一口气将所有的志愿都填上了师范院校。我拿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正好在外学习回来。站在路边就迫不及待地让我打开信封,看到我的通知书他很兴奋,露出宽慰的笑容,这种笑容好像他自己当年从村庄里走出去一样快乐。

大学毕业以后,我回到了母校任教。其时,先生已经调离学校。我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勉励自己做一个正气、勤奋的教师。后来,我离开了讲台,但是先生的精神我一直带在心里,这是我们穷人孩子的法宝。有了这一点,工作多么辛苦都是幸福的、温暖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